广州|薪火相传十载,至今依然炽热|多面体

2010年11月12日 , 第十六届亚运会在广州举行 , 时光飞跃 , 十年后的11月12日 , 纪念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10周年活动在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博物馆举行 。
一次盛会改变一座城市 , 广州亚运会留下的宝贵遗产是全方位的 , 影响深远的 , 而对于那些曾深度参与广州亚运组织工作的人而言 , 体会尤为深刻 。
本期“多面体”视频 , 我们一同走进奥运冠军、志愿者的亚运记忆 , 感受延续十载的炽热 。
广州|薪火相传十载,至今依然炽热|多面体
本文图片
奥运冠军、志愿者讲述亚运十周年记忆
原亚运会亚残运会筹备者、组织者 , 体育文化领域专家 , 汕头亚青会执委会相关负责人和冠军代表、火炬手代表、志愿者代表、媒体代表等200余人参加了纪念仪式 , “老同事们”齐聚 , 昔日共事的热烈气氛又回来了 。
在活动现场 , 杨景辉、张洁雯、杨维、刘秀华、黄光源等5位奥运、世界冠军兼广州亚运火炬手重现了当年亚残运会圣火传递盛况 。
广州|薪火相传十载,至今依然炽热|多面体
本文图片
张洁雯
“其实那时候(广州亚运会期间)没太强烈的感觉 , 我当时刚退役下来就马上投入到了亚运会工作 , 角色还没完全转过来” , 羽毛球奥运会冠军张洁雯2009年退役后便马不停蹄为家乡出力 , “和杨维聊起来 , 才想起我们当时都没好好欣赏开幕式 , 因为实在很忙 , 现在回顾开幕式 , 真的太美了 , 令人激动万分 。 ”
“当时我负责熟悉的羽毛球项目相关工作 , 是服务队主管 , 从运动员转换到服务运动原的岗位 , 我必须迅速适应身份 , 投入到筹备工作中 。 我也明白了一个大赛的成功举办 , 背后是后勤工作者的辛勤付出 , 例如亚运会期间运动员赛后参加尿检 , 我们必须全程服务好相关事项 , 有时候我们会忙到凌晨两三点 , 第二天又必须在运动员来之前两个小时到岗 , 真心感谢那些为广州亚运会无私奉献的工作人员” , 张洁雯谈到了参与亚运会组织的深刻体会 。
快速的角色转换 , 出色地完成职责 , 张洁雯无暇感受开幕式的盛景 , 但收获了成长 。 事实上 , 广州亚运会为所有参与到赛事组织的工作人员提供了成长舞台 , 为日后广州高质量办赛打下来坚实基础 。 此后 , 广州相继举办了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世界斯诺克中国锦标赛 , 广州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 , 国际攀联中国攀岩公开赛、男篮世界杯等知名国际体育赛事 。 广州马拉松赛更发展成为“双金”赛事 , 恒大足球俱乐部在广州肥沃的体育土壤滋养下 , 跻身亚洲一流俱乐部行列 。
广州|薪火相传十载,至今依然炽热|多面体
本文图片
黄惠琼
72岁的广州梦骑行队成员黄惠琼从2009年起开始参加志愿者服务 , 在她11年的志愿者生涯里 , 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湛江省运会等都是重要节点 。
亚运会期间 , 黄惠琼是大元帅府志愿驿站站长 , 在她的带领下 , 驿站在亚运期间出色地完成了志愿保障工作 , 最后还获得了省级金牌驿站称号 。 对于黄惠琼而言 , 亚运志愿精神 , 还要进一步传递下去 , “当年在大元帅府驿站服务的志愿者们约定了一周年、五周年、十周年一聚 , 没想到这次十周年纪念办得如此隆重 , 令人惊喜 。 现在 , 不少小学生来到我们驿站当志愿者 , 那些在亚运会之后离开的志愿者们 , 也纷纷希望重新加入驿站志愿者大家庭 。 志愿服务的道路我们会越走越远 , 也会越走越旺 。 ”
广州|薪火相传十载,至今依然炽热|多面体
本文图片
赵广军
广东省志愿者联合会副会长赵广军在亚运期间也参与了志愿服务工作 , 负责接待外国友人 , 疏导他们心理压力 。 事实上 , 当时的赵广军心理压力也非常大 , “因为我的英语水平一般 , 在这过程中也闹了不少笑话” , 但这份压力 , 成为了赵广军日后提高志愿服务工作水平的动力 , “我们现在会更精益求精 , 会让更多外语水平较好的 , 特别是小语种能力较强的社会人士 , 参与到我们志愿者行列 。 我们现在的志愿服务 , 已经不单单只是接待了 , 我们还会向来宾提供城市指南服务 , 例如介绍广州较好的经典 , 逛街购物的地点指引等 。 ”
本次纪念活动安排在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博物馆举行 , 意义非凡 。 据了解 , 这座于2012年5月18日正式落成开放的博物馆 , 馆内展示面积达2500多平方米 , 而亚残运圣火广场面积1500多平方米 , 展出珍贵藏品、图片、影像资料达2000多件 , 是宣传广州亚运精神的体育文化阵地 。 如今 , 博物馆正思考如何开发利用好广州亚运的宝贵遗产 , 广州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欧阳资文表示:“第一届亚残运会在广州举办 , 首次被点燃的火炬就珍藏在博物馆内 , 可以说是我们的镇馆之宝 , 未来我们希望将此地打造成群众打卡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