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民民|华为将向何方突围?,剥离荣耀后

荣耀卖身"传言"坐实 , 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决定整体出售荣耀业务资产 。
华为在声明中提及:交割完成后的荣耀 , 华为不再持有任何股份 , 同时 , 也不会参与经营管理与决策 。
李民民|华为将向何方突围?,剥离荣耀后
文章图片
剥离荣耀或是华为当下境遇里最佳的解决方案了 。
对荣耀而言 , 由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发展集团与30余家荣耀代理商、经销商共同组成的资方发起了这场"自救"行动若能有效规避"芯片掣肘"等问题 , 那么脱离华为后的荣耀生存问题不大 。 当然 , 这是事态发展过程中的最好结果 。 如果这条"自救"路径能打通 , 华为旗下Mate系列、P系列未尝不可循迹而求存 。
对于深陷困境之际的华为而言 , 荣耀是一种负担般的存在 。 尽管荣耀历时7年已然成长为国内Top5级别的手机产商 , 但在复杂的产业技术环境下心有余而力不足 。
表面上看 , 华为剥离荣耀之后可以摆脱一部分来自内部消耗所带来的压力而轻装上阵 , 实际上 , 荣耀剥离与否 , 余承东都将承担起华为消费者业务营收的增长重担 。
李民民|华为将向何方突围?,剥离荣耀后
文章图片
华为2019年年报显示 , 消费者业务收入4673亿元 , 同比增长34% , 占到总营收的54.4% 。 消费者业务占据华为总营收的比重不小 , 其为华为斥巨资投身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
当下境遇 , 华为必须找到消费者业务新的增长抓手 , 来获得手机业务之外的增长引擎 , 以驱动华为这艘航母持续巡航 。 实际上 , 这个问题在四年前便在华为内部引发讨论 。
深网对"鸿蒙"操盘手的独家专访中提到:早在2016年华为手机销量保持高速增长之际 , 华为消费者业务高层已经在思考:如果手机不增长 , 消费者业务未来往哪儿走?
在彼时手机会替代PC、电视等大部分设备的论调分歧以及手环、手表等智能硬件热潮指明的IoT行业前景下 , 华为团队达成"如果替换不了 , 那为什么不让它们互相协同起来呢?"的共识 , 在华为消费者BG软件部总裁王成录看来 , 这种团队共识正是鸿蒙诞生的源点 。
在四年前后不同的境遇下 , 华为立于变化、跃迁的十字路口 。
2016年 , 鸿蒙在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正式开始投入研发 。 随着系统原型不断完善 , 至2018年 , 鸿蒙正式通过了华为消费者业务立项 。 去年开始 , 华为则加快打造自有操作系统鸿蒙和HMS(华为移动服务) 。
李民民|华为将向何方突围?,剥离荣耀后
文章图片
同时 , 华为消费者业务部也尝试制定将重心业务转向智能手机以外的计划 , 随后"1+8+N"的智能终端发展战略确立 。 手机依然作为业务核心 , 同时将硬件扩充至8类硬件设备 , 包括VR眼镜、智能音箱、智能手表、笔记本电脑等 , N则指泛在网IoT设备 。
在基于"如果手机不增长 , 消费者业务未来往哪儿走?"的问题思考中 , 华为得出些许结论、也展开了实际行动 。
李民民|华为将向何方突围?,剥离荣耀后
文章图片
可穿戴设备领域 , 华为与全球消费市场保持着相同节奏的增长速度 。 IDC发布的2020年Q1全球可穿戴设备销量数据报告中 , 华为占据11.1%的市场份额 , 增速高达62.2% 。 平板电脑消费市场 , 华为的表现也十分出色 。 2020年第三季度华为平板电脑保持32.9%的增速完成490万台的出货量 , 拿下10.2%的市场份额 , 排在全球第四位 。
仅凭四年时间的沉淀 , 华为要在消费者业务领域找到替代智能手机的业务增量空间几乎不可能 , 但是华为在融合产品方面是做出了一些成绩的 。
华为围绕"芯片掣肘"问题展开的自救是曲折且漫长的 , 仅仅依托IoT融合硬件业务增量来弥合智能手机业务线收缩所带来的创伤是远远不够的 。 IoT突围方向的另一端是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