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轰炸机|美俄战略轰炸机的发展。对中国空军战略转型,有何借鉴之处( 二 )


▲轰-6K的性能有很大提升
在冷战时期 , 美苏高强度对抗的情况下 , 双方对战略轰炸机战斗力的追求可以说是不遗余力地 。 美国在50年代研发的B-52轰炸机 , 在不到10年之内 , 就发展了从A到H八个型号 , 总计生产数量744架 。 使得B-52虽然已停产数十年 , 但美国空军现役的76架B-52H , 凭借已退役的600多架B-52就可以获得充足的零配件 , 甚至在意外损失时 , 还可以对备用的B-52进行升级以保证B-52H规模不变 。 而在这之后的B-1B和B-2 , 也都以价格昂贵、不惜成本著称 。
▲B-52的生产规模很大
然而在如今的战争局势下 , 一味追求性能先进 , 已经是各国都难以承受的恐怖成本 , 在性能之外 , 控制造价和使用成本已经是必须去考量的事情 。 这也是近年来三个国家纷纷对B-52H、图-95S以及轰-6大规模改进的原因 。 毕竟在如今精确制导炸弹和空地导弹性能足够的情况下 , 这些老当益壮的轰炸机 , 完全可以作为低成本的空中轰炸平台来使用 。 相比之下 , 像图-22M3、B-1B甚至图-160 , 在这种低威胁行动中就显得性能严重过剩 , 反而被高昂的使用成本所限制 。
▲使用成本太高是B-1B近期退役的直接原因
当然 , 不追逐轰炸机性能的前提 , 是要有更加先进的 , 最好是隐身轰炸机挑起大梁 , 这也是美国敢于一口气退役17架B-1B的根本原因 。 相比之下 , 意识到短期内根本无法获得隐身轰炸机的俄罗斯 , 则更加务实地选择发掘图-160潜力 , 即使未来图-160M2未必能达到每年3到4架的产量 , 改进后的图-160 , 也注定是俄罗斯空天军短期内最核心的轰炸机群 。 而仅有轰-6的国内空军 , 在这方面无疑更加劣势 , 但也并非没有应对的办法 。
▲B-2仍然是美国空军的重要底气
东风-26、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 , 实际上就承担起了高性能轰炸机在较近范围内 , 对地、对海精确打击的任务 。 只不过相比较于可以重复使用的轰炸机 , 一次性使用的导弹在大规模战争中成本更加高昂 , 威慑能力也要稍弱一些 。 更重要的是 , 这三款导弹的使用范围始终受到很大局限 , 无法拥有先进轰炸机那样的作战半径 。 国内空中力量想要驰骋在更广阔的地域 , 那么一款大型隐身轰炸机始终是不可或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