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军|铁甲雄狮歼英军——记抗美援朝经典战例马良山战斗中的坦克兵( 二 )


联合国军发动“秋季攻势”中 , 英联邦第一师第二十九旅以伤亡2600余人代价 , 前进三公里占据马良山阵地 , 由于其伤亡惨重 , 无力守卫马良山 , 换上英联邦第一师二十八旅皇家苏格兰边防团第一营防守 。 皇家苏格兰团第一营是英军装备最精良、战斗力最强的苏格兰师步兵团 。 它于1689年由利文伯爵招募组建的部队 , 1746年4月参加卡洛登战役(又称德拉莫西沼地之战) , 1751年改为第二十五步兵团 , 1887年改为皇家苏格兰团 , 苏格兰团就是第一营的名称 。 这支有三百多年历史的英军部队 , 善于打阵地防御战 , 作战经验丰富 , 尤其擅长硬仗和恶仗 , 曾与包括法国、俄国、日本、德国……等许多国家打过仗 , 在二战中参加过多次重大战役或战斗 , 曾立下赫赫战功 。 其中连以上军官都在二战中立过战功 。 英军擅长防御 , 苏格兰边防团在英军里号称“防御大师” , 人们普遍地评价英军防御作战能力强于美军 。 在“联合国军”中 , 英联邦第一师是以装备最精良、战斗力最强悍而著名 , 该师兵员充足 , 每个旅兵力在6600~8000人不等 , 一个旅兵力相当于志愿军一个师 , 苏格兰团第一营兵力相当于一个团 。
苏格兰团第一营驻扎马良山后 , 在作战经验丰富的营长督导下 , 经过20多天苦心经营 , 构筑起上百座以地堡群为骨干、以交通壕与散兵坑相连接的支撑点式环形野战工事群 。 前沿阵地架设了15米宽的屋脊形铁丝网 , 以及手拉雷、脚踏雷、跳雷、诡雷、照明雷等爆炸物构成混合雷场 , 多层火力网控制阵地 , 防御阵地前沿10公里以内由炮兵火力封锁 , 10公里以外由飞机封锁 。 英军认为是天衣无缝 , 以自认为“固若金汤”的防御阵地等待志愿军的进攻 。 一个多月内未见志愿军大规模进攻 , 加之构筑了“牢不可破”的防御工事 , 英军误认为志愿军伤亡惨重 , 无力争夺马良山 , 凭借居高临下的地形待机北犯 , 每日不定时袭扰周围的志愿军阵地 , 向栗洞、金谷里的朝鲜村落进行炮击 。
10月9日 , 第六十四军军长曾思玉率军指挥所进至元洞山 , 在与政委王昭、参谋长马卫华、政治部主任袁佩爵等商议后 , 决心乘敌伤亡严重、立足未稳之际进行反击 , 夺回马良山阵地 。 随后曾思玉将敌情变化向十九兵团司令部作了汇报 , 杨得志司令员当即指示:积极准备、抓住战机、攻下马良山 , 配合开城谈判 。 考虑英军依山势修筑的部分暗堡 , 志愿军发起进攻时 , 很难通过远程火炮间接瞄准射击予以彻底摧毁 , 必须依靠加农炮抵近直接瞄准射击 , 才能全部摧毁 。 为了打击英军的嚣张气焰 , 来一场“硬碰硬”的军力较量 , 志愿军决心以坦克和大炮配合步兵夺回马良山 , 力争全歼英联邦第一师二十八旅苏格兰边防团一营 。
为打好马良山反击战 , 六十四军专门成立了联合指挥所 , 部署整合诸兵种联合作战 , 并进行了充分准备 。 在炮兵火力配置上 , 除一九一师炮团和下属各团炮营外 , 志愿军司令部还专门抽调1个155榴炮营、1个火箭炮连增援 。 至此 , 我方作战准备了山、野、榴、火箭炮达60门 。 经过一九一师五七三团前沿侦查发现 , 英军阵地仅碉堡有一百多座 , 在阵地前还布置防步兵雷区和多道铁丝网构成的障碍体系 。 10月31日 , 为有效摧毁依据山势修建的暗堡 , 志愿军装甲兵指挥所经研究决定:坦克一师一团配属第六十四军 , 坦克一团自行火炮连配属第六十五军 , 坦克二团配属第四十七军;要求“各参战坦克分队和自行火炮分队 , 积极支援步兵开展阵地反击战 , 以间接瞄准射击支援步兵进攻 , 而且还应注重打击敌防御前沿和侧翼 , 不仅以直接瞄准射击方式支援步兵进攻;在许多情况下 , 应以直接瞄准射击与间接瞄准射击相结合方式支援步兵进攻” , 发挥坦克出奇制胜的作用 。
第六十四军军长曾思玉召开会议 , 部署多兵种联合反击作战任务:一九一师、炮兵第八师、火箭炮兵第二零一团、六十四军炮团、一九二师炮团、坦克第一师一团 , 三七高射炮三个营等参加马良山反击战 。 坦克第一师一团团长王怀庆从第六十四军处受领了战斗任务 , 回团做出战斗部署:以中型坦克二连的7辆坦克、重型坦克连的3辆坦克配属步兵一九一师五七三团主攻马良山 , 用直接抵近射击摧毁敌在马良山主峰317高地、280高地、180高地的支撑点和明暗地堡等防御工事 , 以坦克炮火掩护步兵发起冲击 。 同时 , 重型坦克连抗击马良山以东水郁市方向敌坦克的反冲击 , 保障主攻部队侧翼安全 。 以中型坦克第三连3辆坦克配属步兵一九零师五六八团夺取马良山西南227高地 , 向永贞里、江西里等地间接瞄准射击 , 压制敌远射炮兵群 , 佯攻高旺山以迷惑并钳制敌人兵力 。 此外 , 坦克一师直属工兵营二连 , 配合中型坦克二连构筑坦克射击阵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