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二战时日本军队的机枪为什么不用弹链而非要用铜板呢?( 二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 哈奇开斯上演了一把双枪堵口的大戏 , 著名的“凡尔登绞肉机”里 , 一小队法军依靠2挺哈奇开斯固守孤阵10天 , 用7.5万发子弹硬扛了德军的猛攻 , 机枪安然无恙 , 相当耐用 。
师从法军的日本很早就盯上了哈奇开斯机枪 , 他们早在明治38(1905年)年就装备了山寨的自哈奇开斯的“明治三八式机关枪”(三八年式重機関銃) , 由南部麒麟次郎炮兵少佐设计 , 弹种口径也改成了6.5MM友坂弹 , 弹板容弹数增加为30发 。
三八式机关铳的平均射速为每分钟450发 , 与哈奇开斯差不多 , 甚至略快 , 但如果能有熟练的枪手和装填手配合的话 , 日军认为他们完全可以将射速提高到600发每分钟 。
日本后来又在哈奇开斯和38式基础上设计出了“三年式重机枪”(大正三年式機関銃 1914年) 。
日军当时唯一不满意的是38式弹药的威力 , 他们认为世界的主流是8mm和7.7mm , 所以南部麒次郎又根据八九式旋转机关枪(八九式旋回機関銃)的7.7mm弹药 , 设计过一种7.7mm的三年式 , 之后改进出了著名的“九二式重机枪” 。
这几挺山寨的哈奇开斯基本上没有什么大改进 , 甚至带枪架的全重也都维持在55公斤左右 。 南部麒次郎保留了哈奇开斯的一切 , 主要着重加强了气冷散热能力以应对更加激烈的连续射击 , 这一块儿其实也是哈奇开斯问题最大的地方 。
弹板方面 , 日本人可能最后也体会到了这东西也有点不牢靠 , 因此采用了给子弹刷润滑油的做法 , 但如此反倒造成了尼尘中子弹沾灰现象 , 反倒降低了可靠性 。
日本人其实还挺喜欢保弹板设计 , 他们的“乙弹药箱”一箱能装750发弹药 , 内含25片保弹板 , 单重30.43公斤 , 包在一个个独立包装的纸盒子里 , 用的时候拉开就能打 , 极为省事 。
总之 , 日本的轻武器在当年并不算先进 , 他们主要还停留在有限自我开发 , 仿造改进西方武器的程度上 , 仅南部麒次郎一个人 , 就已经顶了日本轻武器大半的天空 。
【日本|二战时日本军队的机枪为什么不用弹链而非要用铜板呢?】后来别的国家出现了金属弹链 , 保弹板也就愈发显得落了下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