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漂在“云大学”( 二 )


刚经历的化学期中考也很“刻骨铭心” 。 这场考试为全球学生“贴心”地开放整整24小时 。 精益求精的小安几乎用满了24小时 。 4道开卷题出得很难 , 上传流程也很麻烦 , “一个化学结构图我整整画了200个圆!”
同样在北美时区 , 18岁上海“留学生”小杰和小安同届 。 凌晨1时40分 , 闹钟响了 。 深秋 , 天气很凉 , 从被窝爬起来还打了个哆嗦 。 披件衣服 , 简单洗漱 , 他给睡眼惺忪的自己泡上一杯热咖啡 。 坐到书桌前 , 打开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 , 准备上课 。 书桌一角 , 堆着厚厚一叠打印教材 , 另一边摆放着高三用过的旧文具 , 都是挑灯夜战的痕迹 。 “这熟悉的学习环境 , 有时候会有种还没高中毕业的错觉 。 ”小杰自嘲地说 。
新民晚报|漂在“云大学”
文章图片
图说:深夜 , 小杰开始上课了
今年7月 , 小杰从上海大同中学毕业 , 顺利申请了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物理专业 。 但如今 , 他和全校1000多名遍布世界各地的国际新生都无法走进学校的课堂 。 “和国内同学相比 , 我就是上海本土的‘时差党’ 。 ”2时到4时 , 写作直播课;4时到6时 , 物理直播习题课;6时到10时 , 回笼觉;10时到11时 , 数学直播习题课 , 课堂测试……不少老师要求严格 , 有的还只有直播 , 中美时差令他无奈变成“起早贪黑的夜猫子” , “一开始有点茫然 , 现在也算逐渐适应了” 。
“夜猫子”大军里有一支逍遥而特殊的“游学”队伍 。 张金刚说起一组密大同学 , “他们组了个队 , 去不同城市‘云上课’ 。 晚上过美国时间 , 上课要到凌晨5时30分 , 睡到中午 , 空余时间游览祖国大好河山 。 ”这个小组已经去了成都、西安 , 下一站是福州 。 张金刚在成都也和大家见了面 , 不过他吃不消这样的作息,更希望延续科研 , 于是选择留在交大学习 。 密院这栋教学楼是张金刚大学四年“看着”造起来的 , 里面有许多能让学生自由落座、讨论的空间 , 他找了一间平时没人的计算机教室 , 还在密院找到了导师 , 探索室内定位3D模型的事 。
多伦多大学体恤留学生 , 许多课程都有录播 。 小安给自己做了一个时间管理表来调整时差又不丢进度 。 例如星期天:完成《力学》的任务(3小时 , 重要性A级) , 准备《化学与材料》期中考试(2小时 , 重要性B级) , 完成线性代数的练习题(1小时 , 重要性C级) , 复习和练习编程(1.5小时 , 重要性B级) 。 除了每周二的线上小组讨论要持续到周三凌晨一两点 , 其他课尽量回看和自学 , 每周7天每天学习至少7、8个小时 。
孤单?那就克服!
半夜上网课被留学生们戏称为“阴间作息” , 每天都过美国时间李珵瑜可受不了 。 他换了一门课 , 放弃了一门课 , 才尽量用北京时间来学习 。 也因此在校园里 , 偶遇了交大赛艇社团 , “这个俱乐部每周都活动 , 是一个特别开放友好的社团 。 在美国 , 赛艇可能得专业运动员才能玩 , 没想到在这里能体验到 。 ”除了赛艇 , 李珵瑜还加入了跑虫俱乐部 , 他一直有长跑的习惯 , 夜晚的赛道上能有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 , 不孤单的感觉真好 。
新民晚报|漂在“云大学”
文章图片
图说:李珵瑜参与交大赛艇社团的活动
上海交大的学习氛围李珵瑜也很喜欢 。 大家刚到的那一周 , 国内学生也才开学 , 没想到周六的图书馆竟然爆满 。 这样的场景很快“见怪不怪”——在通宵教室上完线上课 , 已是凌晨两三点 , 合上电脑抬头一看 , 全是人 。 李珵瑜还选修了一节《早期现代中国历史》 , 4个学分可以计算到康大的成绩里 。 老师用英文说着明末清初的中国和世界 , 学生们要翻阅大量的书籍来准备讨论 。 这门课的同学 , 一部分是康奈尔、密西根和卡内基梅隆的交换生 , 一部分是上海交大密西根学院的学生 。 “老师讲得很好 , 交大同学英文也非常厉害 。 我觉得和美国的课堂没什么不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