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漂在“云大学”

:原题为_新民晚报|漂在“云大学”。
“花了几十万 , 读了个zoom university(网络会议室大学、云大学) , 害(表示叹气) 。 ”一篇关于北美留学的文章里 , “铁头圆仔”留言感慨 。 这恐怕也是2020年几乎所有留学海外中国学子的心声 。 今年 , 无论留学地在哪个国家、哪所高校 , 大家几乎都成了校友——“云大学”校友 。 这是什么样的生活?
新民晚报|漂在“云大学”
文章图片
新民晚报采访人员 邵晓艳 绘
网课?那就回国上吧!
7月 ,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李珵瑜和他的同学们 , 成了中国留学生最羡慕的对象 。 令人“羡慕嫉妒恨”的消息传开——这所藤校推出“学习在别处(Study Away)”计划 , 国际学生秋季学期可以申请在所在国或地区的合作大学学习生活 , 同时参与康奈尔的线上课程 。
新民晚报|漂在“云大学”
文章图片
图说:学习中的李珵瑜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9月 , 百余位康奈尔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来到了上海交通大学 。 在美国读高中的李珵瑜积极地感受着国内名校的模样 。 拖鞋门、庙门、新上院、图书馆、玉兰苑……校园里的地标很快熟悉 , 他还参加了学校为新生举行的趣味定向越野 , 赢的可达鸭小玩偶 , 挂到了书包上 , 就扣在康奈尔大学的小熊玩偶旁边 。
在上海交大 , 密西根学院一共迎来了240余位“交换生” , 分别来自康奈尔大学、密西根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 。 密西根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一年级研究生张金刚也是其中之一 , 他其实8月刚刚从这个学院毕业 , “还没当几天校友我就又回来上学了 , 只是换了张校园卡 。 ”
新民晚报|漂在“云大学”
文章图片
图说:张金刚在上海交大
能过上大学校园生活的李珵瑜和张金刚或许是疫情下的留学生“少数派” , 而小安属于“大多数” , 她在多伦多的新生季并不美好 。 这本该是新生的狂欢——工程系门口的大草坪上会挂满紫色的院系旗帜 , 会有开学典礼和热闹丰富的迎新活动 。 “可我们什么都没有 , 连图书馆也不去了……线上社团就开个网络会议室干聊天 。 ”
几年前爸爸外派加拿大 , 小安跟去多伦多读中学 , 今年毕业 。 她原本有个计划:抓紧在假期提前把学分修完 , 最早一批申请大学 , 就能有一个长达4-5个月的漫长假期 , 可以早点回中国 , 到处去旅行 。 可是疫情把一切都打乱了 , 别说旅行泡汤 , 毕业典礼也取消了 。
新民晚报|漂在“云大学”
文章图片
【新民晚报|漂在“云大学”】图说:计划被打乱的小安开启了“云大学”生活
经受着签证、住宿等各种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内心焦灼和一个人关在家里的苦闷 , 小安有些待不住了 。 “实在受不了了 , 一个人都看不到!”她决定回来 。
所以小安的开学季 , 一边顾着网课 , 一边刷机票、测核酸 。 有次拖着行李箱都到了机场 , 结果因为核酸报告还没出来 , 眼睁睁看着飞机飞走 。 后来 , 她索性去不同医院测了两次 , “双保险”终于成功登机 。 飞机在浦东机场落地那一刻 , 她深情地看了一眼窗外 , 25个月 , 终于 , 回家了 。
时差?冲啊生物钟!
飞机飞过半个地球 , 彼岸的网课已经开始 。 多伦多大学工业工程系的头两年都是基础大课 , 数学、物理、化学、编程都要学 , 一周的课表几乎没有留白 , 作业量也很大 。 上海和多伦多有13个小时的时差 , 许多课都在北京时间半夜 , 小安发邮件向学校申请调整 , 可是基础课学生多 , 诉求被驳回 , 只好自己克服 。
最困难的是回国隔离的第一周 。 酒店网络不行 , 小安只好用加拿大号码国际漫游联网 , 再开热点供给笔记本电脑 , 网页加载巨慢 。 看着页面中间的加载进度环一直转啊转 , 实在抓狂 。 “更痛苦的是 , 我时差还没调过来呢 , 好不容易熬到凌晨上完课 , 刚刚睡没多久 , 6时许就有人来敲门送早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