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人如果不穿宇航服,进入太空会怎样?苏联宇航员的教训敲响警钟( 二 )


美国也设计了舱外宇航服 , 只是还没来得及实现出舱任务 , 就被苏联抢先拿走了首个出舱国家的头衔 。
到了现在 , 航天服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 , 并且可以通过流水线进行批量生产 , 还有不同的尺寸 , 可以按照需求选择合身的部分 , 组装起来就是一套宇航服 。
同时这些宇航服还能通过分解 , 清扫干净以后再次使用 , 甚至能用超过15年的时间 , 不像以前一样只能专门定做 , 并且是一次性使用服装 。
我国使用的是由我们自主研发的“飞天”舱外宇航服 , 我们都知道太空环境非常恶劣 , 为了保证航天员的安全 , 这种需要进行舱外活动的航天服要配备很多功能 , 要有很多层的防护 。
比如尿液收集装置、加压气密层、防止加压以后气压会发生膨胀的限制层、隔热层、保护层等等 , 如同一个微型航天器 , 构成非常复杂 。
也因此 , 这种宇航服一般来说都十分臃肿笨重 , 而我国的“飞天”宇航服却具有虽然很重 , 但行动非常灵活的特点 , 能够利用仿生结构 , 令航天员们可以自如灵巧地进行活动 。
如果不穿宇航服
如果没有宇航服的保护 , 人类进入太空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事实上 , 早在1971年 , 苏联就曾经发生过一起航天员暴露在太空环境下的惨案 。
在上个世纪60年代 , 美苏之间进行了激烈的太空竞赛 , 彼此就航天领域的各项成就和成果相互“攀比” 。 一开始苏联夺得头筹 , 不管是第一个进入太空 , 还是第一个实现太空漫步 , 都领先美国一步 。
然而美国完成载人登月的壮举以后 , 苏联的相关计划却无法顺利进行 , 屡屡遭遇重大挫折 , 不得不放弃登月 , 转而投入到了空间站方面 。 1971年4月19日 , 苏联首先发射航天历史上的第一座空间站 , 也就是“礼炮1号” 。
第一个试图与礼炮1号空间站进行对接任务的联盟10号因为技术上的问题 , 导致航天员进入空间站失败 , 因此苏联将希望寄托在了联盟11号上 。
联盟11号也没有辜负苏联的期望 , 航天员们顺利完成了与空间站的对接 , 并在上面生活了23天 , 开展了超过100项科学实验 , 虽然期间有着许多的小问题 , 但都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 , 被航天员们一一解决掉了 。
1971年6月29日 , 联盟11号的三位航天员离开了空间站 , 然而当返回舱即将回到地球时 , 地面控制中心却忽然失去了联盟11号的信息 。
这其实是比较正常的情况 , 飞行器以高速返回地面 , 在距离地面大概35到80千米的大气层区域就会形成激波 , 使得返回舱的表面与大气层的气体发生反应 , 形成高温区 。
而周围的气体和分子也会发生分解和电离现象 , 成为等离子区域 , 从而造成无线电的通信受到衰弱 , 失去与地面的联络 , 这就是“黑障” 。
一般来说 , 返回舱与地面指挥中心的通信只会中断4到7分钟 , 联盟11号的三名航天员却在黑障过去以后依旧没有信号传来 , 直到返回舱顺利落地 , 工作人员打开舱门 , 才发现航天员们竟然都已经遇难 。
经过苏联的调查 , 原来是因为三名航天员在返航的过程中 , 因为一些意外 , 指令长座椅下的通气阀门忽然打开了 , 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的问题 。
但是这一个意外无疑是致命的 , 返回舱的气体在迅速泄露出去 , 航天员们已经意识到了危险 , 听到了漏气的声音 。 他们关掉了无线电设备 , 试图寻找到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
当发现漏气源于指令长座椅下面的阀门时 , 他解开了自己的肩带想要手动关闭阀门自救 , 可是氧气在不断的流失当中已经所剩无几 , 航天员们逐渐失去了力气 , 气压下降、氧气缺失 , 整个返回舱在事故发生后的短短34秒时间就已经如同太空的真空环境一般 , 航天员们甚至是在40秒左右的时间就已经死亡 。
然而这一切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 因为当时三名航天员并没有装备舱外宇航服 , 如果有了能够提供自身氧气的宇航服 , 完全可以避免这次的事故发生 。
虽然是因为意外和故障 , 但是其中也有苏联为了抓紧时间用空间站来扭转自己在载人登月上的劣势 , 从而将本来设计是双人的载人飞船上装载了三名航天员的原因 。
苏联航天局考虑到空间站的任务繁多 , 两人远远无法完成 , 所以三人航天员被塞进了联盟11号 , 而为了节省空间 , 臃肿的舱外宇航服并没有被放上去 , 航天员们都穿着舱内的宇航服 , 这才导致了意外发生时航天员们无法应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