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语千年|十几年了,当年的“杀马特”们,你们融入城市了吗?过得还好吗?( 二 )


笑语千年|十几年了,当年的“杀马特”们,你们融入城市了吗?过得还好吗?
本文插图
他们打耳洞、染头发、装深沉 , 但窘迫的经济能力让他们无法实现想象中的生活方式 , 于是只能用夸张的外形、廉价的服饰、国产山寨手机与网吧低像素摄像头的自拍照 , 去塑造出自认的流行时尚 。
“杀马特”人员众多 , 引人注目 , 因此引起了大众的注目 。 高高在上的主流社会在谈到“杀马特”时 , 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嘲弄 , 毫不掩饰高高在上的优越感 , 称他们“没有能力在文化方面提升自我 , 成为了文化半成品 , 是物质贫困、文化也异常贫困的‘文化贫民’ 。 ”
笑语千年|十几年了,当年的“杀马特”们,你们融入城市了吗?过得还好吗?
本文插图
在主流社会的眼中 , ”杀马特“就是一群“矮矬穷” , 充满了不屑与鄙视 。 虽然新世纪中的城镇化释放出了无数就业岗位 , 但以”杀马特“群体代表的新生代农民工 , 却大多只能从事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行业 , 或者集中在发廊技师、餐厅服务员、快递员等服务业内 。 ”城市精英“出于维持自身的劳动价值差序 , 用他们掌握的强势话语权 , 为”杀马特“们贴上了“洗剪吹”的商标 , 暗示了该群体难以实现向上流动 , 巩固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精英间的职业差序 。
从生活方式上看 , “杀马特”们虽然不再是传统的农民 , 但是“农民”这个标签 , 也是他们一生也洗不掉的烙印 。 虽然城市的大门向他们敞开了 , 但这个大门的后面 , 还有一层厚厚的玻璃 。
笑语千年|十几年了,当年的“杀马特”们,你们融入城市了吗?过得还好吗?
本文插图
“杀马特”们对于他们的父辈来说 , 不再是吃苦耐劳的庄稼人;对于城市人来说 , 他们的骨子里永远透露着乡土气息 , 无论多么努力展示 , 结果都是卸不掉身上的气质 。 他们成为没有故乡、也没有未来的中国独特的城乡二元格局之外的“第三元”;在文化上也同样面临着这种窘境 , 农村以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 , 城市以讥讽的眼光嘲笑他们 。
客观地说 , “杀马特”文化的确有些不伦不类 , 但他们绝不是“三俗”的代名词 。 他们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 , 在城乡二元化结构的社会大背景下 , 一群没有多少教育资源 , 收入微薄的农村年轻人 , 他们迫切想融入现代社会 , 想融入城市 , 但却没有成功的年轻人 。
笑语千年|十几年了,当年的“杀马特”们,你们融入城市了吗?过得还好吗?
本文插图
“杀马特”们向城市文化靠拢的努力并不成功 , 其实不止是他们 , 芙蓉姐姐、罗玉凤、叶良辰这些向往都市中产阶级的生活的草根们 , 几乎都遭到了嘲讽 。 这种嫌贫爱富的文化消费 , 让全网对这群文化贫民的进行了种种消费与编排 。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 , 最鄙夷“杀马特”的那群人 , 恰恰也是城市中月收入五千以下的人群 。 同样在城市中并不成功的他们 , 只有不断地嘲笑“杀马特” , 才能刷出自己的存在感 。
【笑语千年|十几年了,当年的“杀马特”们,你们融入城市了吗?过得还好吗?】改革开放以来 , 在急剧的社会变迁背景下 , 中国人经历了理想与现实、传统与现代、乡土与都市共存的精神嬗变 , “杀马特”就是在这种精神嬗变中形成的特殊群体 。 他们拥有强烈融入城市的愿望 , 在文化中寻找认同 。 我们没有理由 , 更没有权力对他们进行消费和嘲笑 , 其实我们这样的城市蚁民 , 又何尝不是他们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