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光明日报》|濮存昕:演员应该是液体,越像水越好

:原题为_光明网-《光明日报》|濮存昕:演员应该是液体,越像水越好。
【走近文艺家】
作者:怡梦(中国艺术报采访人员)
有人说 , 他是中国演出莎士比亚作品最多的演员 , 也有人说他是国内演出契诃夫作品最多的演员 。 且不说那些“最多” , 一部《李白》他演了29年 , 《茶馆》他演了21年 , 《窝头会馆》他演了11年……在北京人艺的舞台上 , 他永远是一副看破红尘、玉树临风的样子 。 对他而言 , 天天进化装间、天天背台词、天天演戏 , 是无比快乐的事情 , 就算自己不上台演 , 做着跟排戏有关的事情 , 也十分满足 。
在北京人艺建院68周年纪念演出的舞台上 , 濮存昕既没演最具人艺特色的“常四爷” , 也没演最为人称道的“李白” , 他演的是话剧《上 帝的宠儿》中的“萨列瑞” 。 或许于他而言 , 《上 帝的宠儿》意味着一个轮回 。
1986年 , 英若诚翻译并导演了英国剧作家彼得·谢弗的《Amadeus》 。 在这部译名为《上 帝的宠儿》的话剧中 , 张永强饰演莫扎特、宋丹丹饰演其妻 , 两人当时是北京人艺学员班的学员 。
离人艺很近 , 离舞台却很远 。 虽然从小生长在北京人艺大院里 , 父亲苏民还是北京人艺著名话剧导演、演员 , 但濮存昕当时只是北京人艺隔壁空政话剧团“两个兜”的小战士 , 看着舞台上的“张永强”“宋丹丹”们 , 他满眼的羡慕 。
一次 , 空政借北京人艺剧场演出 , 濮存昕帮着装台 , 那是他第一次“登上”人艺的舞台 。 看着台下黑压压的观众席 , “来人艺”的愿望越发强烈 。
1986年年底 , 濮存昕成为北京人艺的一员 。 在北京人艺有句老话 , “你得‘入槽’ , 得入人艺这个‘槽’” 。 作为新人的濮存昕 , 尽管念台词铿锵有力 , 但总给人以“装腔作势”的表演感 , 显然还没“入槽” , 他从同剧组演员的眼神和反应中明白自己还只是个蹩脚的演员 。 所以 , 最初在北京人艺那几年 , 濮存昕只能跑跑龙套、演一些小配角 。 比濮存昕小8岁的宋丹丹曾说:“小濮 , 我们从来就没有看好过他 , 他哪会演戏啊 。 ”
一切从头学习 , 将自己化作一脉脉支流 , 汇入一个个角色的河道 , 濮存昕开始了“炼水”的历程 。
1991年 , 濮存昕凭借在话剧《李白》中的表演 , 获得了梅花奖、文华奖和白玉兰奖等三个大奖 。 宋丹丹终于松口说了一句:“没想到这会儿他演得挺好 。 ”“李白”这个角色带给濮存昕的 , 除了鲜花和掌声 , 更有在表演上的“顿悟” 。 不过 , 这场“顿悟” , 并不是在1991年 , 而是在十几年后 。
2003年 , 濮存昕50岁 , 重演《李白》 。 时隔多年 , 再一次遇到角色 , 濮存昕有种“间离”感 , 他重新打量角色 , 重新审视自己过去的表演 , 才蓦然发现 , 过去也许自己太想把“李白”演好了 , 反而在表演中留下了“演”的痕迹 , 概念化、程式化明显 。 在濮存昕看来 , 李白是个像孩子般单纯的人 , 演员如果用力过猛 , 反而会失真 。
在知天命之年二次登台饰演李白的那一刻 , 濮存昕终于开窍、入槽 。 他把自己当成孩子 , 演出前 , 在后台化好装 , 对着镜中的“那个人”做着各种鬼脸——的确像一个老小孩 。
作为演员 , 濮存昕至今念念不忘英若诚自传《水流云在》中的箴言:“演员应该是液体 , 越像水越好 , 它盛在什么容器里就是什么形 。 ”他进一步解释说 , 作为创作者 , 有了水一般的单纯柔软、孩童般的赤子之心 , 才能有融入角色的能力 。
明年濮存昕就陪伴“李白”这个角色整整30年了 , 他说:“也许不是我在塑造李白 , 而是李白在塑造我 。 ”如今 , 虽已成名 , 但濮存昕“能完全放得下来” , 无论面对观众还是青年演员 , 他都从不摆架子 , 身上没有丝毫逞名气的造作 。
在人生的前半段 , 濮存昕在舞台上踽踽前行 , 虽也取得了成绩 , 但让他声名鹊起的却是影视 。 从饰演谢晋执导的《最后的贵族》中的男主角陈寅开始 , 《三国演义》中的孙策、《英雄无悔》中的公安局局长高天、《来来往往》中的商人康伟业……濮存昕的表演深受观众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