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瘾|十几年前,那个电击6000网瘾少年的恶魔杨永信,如今成了副院长?( 三 )


暴力的治疗有了表面上的疗效 , 但孩子们的内心早已变得麻木 , 甚至扭曲 。 部分出了网戒中心的孩子 , 心里失去了对父母的感激 , 只有仇恨残留 。
一名刚出网戒中心的少女 , 在回家后的十分钟内 , 用从网戒中心带来的绳子绑住了母亲 , 刺伤了父亲 。
另一个刚从网戒中心出来的少年 , 因烧了自己的店 , 并刺伤了父亲而被关进了监狱 。
不断迸发的问题 , 引起社会上的广泛关注 。
电击治疗这种治疗方法引起了广泛争议 , 很多网民认为这是一种不人道的强制性的手段 , 侵犯了孩子的人权 , 甚至触犯了《未成年人保护法》 。
2009年7月8日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停止电刺激(或电休克)治疗“网瘾”技术临床应用的通知》称 , “专家一致认为 , 电刺激(或电休克)治疗网瘾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尚不确切 , 国内外并无相关临床研究和循证医学依据 , 暂不宜应用于临床 。 ”
同样 , 因为安全性和有效性不确定 , 且对孩子有一定的伤害性 。 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网络成瘾戒治中心的电击疗法被叫停了 。
之后不久 , 网戒中心也随之关闭 , 纷争不断地“十三室”也逐渐消散在大众的视野中 。
然而 , “十三室”的消失不代表杨永信的沉寂 , 2021年5月 , 杨永信竟以副院长的身份 , 主持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大会 。
善与恶客观地看待一下杨永信事件的整个过程 , 家长、孩子、杨永信这三方 , 究竟孰是孰非?
先说杨永信 , 他开办网瘾中心的初衷也许是好的 , 有善意的 , 也想致力于去解决孩子网瘾的问题 , 但是其治疗的过程、方法过于粗暴 。
再加上家长的盲目推崇和巨额的利益 , 让他有些迷失 , 不再去寻找科学的治疗方法 , 而追求以暴制暴 , 塑造一个懂事的、听话的孩子 。 在“暴力治疗见效快”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 越走越偏 。 最初的善也消失不见 , 只剩下暴力的恶 。
家长对孩子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 , 然而青春期的叛逆、沉迷网络让他们无可奈何 , 试图想尽各种办法去教育纠正孩子 。 这是家长心里的善 。
然而不在乎过程 , 采用哄骗强迫的方式 , 送孩子去戒网中心 , 只为得到一个乖巧的 , 符合他们期望的孩子 。 这种一味去追求结果 , 而忽略孩子内心真实想法的方式 , 并不可取 。
就好像一场培养孩子课程 , 考核的对象是家长 。 他们若平时不尽责 , 不正确引导 , 只是临到考试了 , 为了追求好的成绩 , 得到一个听话的小孩 。 采用各种方式 , 不去聆听孩子的想法 , 不惜伤害孩子的内心 , 这是家长的恶 。
孩子是最无辜的 , 他们从出生 , 到成长的过程 , 极为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 若没有正确的引导 , 没有正确的教育 , 没有人去倾听他们内心的想法 , 他们会觉得孤单 , 无处倾诉 。
在网络上 , 他们可以逃离现实的种种 , 在游戏中肆意发泄自己的情绪 , 所以会沉迷其中 , 因为这是他们的净土 。
著名教育学家洛克曾说 , “孩子的心灵就像一张白纸 , 可以随心所欲地塑造成任何样子” 。
有的家长认为他们就是在白纸上书写的人 , 殊不知 , 只有孩子才能决定自己的目录 , 书写自己的人生篇章 。 每个人都有权决定自己要活成什么样 , 这个决定 , 杨永信做不了 , 父母也做不到 。
陪伴是最长久的告白 , 对父母妻子如此 , 对孩子应该也是这样 。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宝 , 家长们需要做的是 , 对孩子的成长少一些表面上的“我都是为你好” , 去和孩子做朋友 , 理解他们的烦恼 , 消除他们的不安 , 多一些“真正的关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