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到|从“金融先行”到“金融中心”,30年后,金融改革开放再继续丨三十年,金不换

:原题为_周到|从“金融先行”到“金融中心”,30年后,金融改革开放再继续丨三十年,金不换。
?>>>
在电视剧《大浦东》的开头 , 1980年代末的大学校园内 , 财经专业学生赵海鹰跟同学大谈“金融” , 想着有一天能去看看华尔街 。 教授徐敬之告诉他要脚踏实地 , 因为上海将是未来中国乃至全世界的金融中心 , 会和纽约比肩 。 此时赵海鹰的脸上写着四个大字:天方夜谭 。
但这个三十多年前的预言 , 不管是在电视剧中还是剧外 , 都已经成为现实:今年3月份 , 英国智库Z/Yen集团发布“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GFCI 27)” , 上海排名晋升至第四位 , “纽伦港新”的格局首次被打破;半年之后 , GFCI 28显示 , 上海已经成为排名第三的国际金融中心 。 这标志着 , 在浦东开发开放的而立之年 ,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已经初步实现 。
当年的“烂泥渡路”变成了“银城中路” , “烂泥塘”也变成了“大浦东” 。 此时的上海 , 潮平两岸阔 , 风正一帆悬 。 而“金融先行” , 正是浦东开发开放三十年中不变的大风向 。
上海通往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路径是怎样的?对标顶尖国际金融中心 , 上海的差异和差距又在哪里?在金融科技带动金融行业转型升级的当下 , 上海有什么优势?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刘斌日前在接受新闻晨报专访时 , 解读了这些大众关注的话题 。
△刘斌资料图片丨受访者供图
为何强调“浦东开发 , 金融先行”?
新闻晨报:在浦东开发开放的16字方针中 , “金融先行”被放在了“贸易兴市、基础铺路、东西联动”之前 , 当时还有一个流行的说法叫做“浦东开发 , 金融先行” , 金融在浦东开发开放中的战略地位可见一斑 。 这里想请您做一个通俗的回顾和解释 , 浦东开发为什么必须强调金融先行?金融先行的做法 , 具体为当时的浦东开发解决了哪些问题?
刘斌:浦东开发开放谋划较早 , 其实早在1980年代早中期 , 中央和上海在做这方面的规划时就已经开始 。 1991年初 , 小平同志来上海视察 , 老人家说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 金融搞好了 , 一着棋活 , 全盘皆活 。 对浦东开发开放“金融先行”提出具体要求 , 由此“金融先行”的说法更加深入人心 。
【周到|从“金融先行”到“金融中心”,30年后,金融改革开放再继续丨三十年,金不换】浦东开发强调“金融先行” , 跟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跟我国所处的开放阶段大有关系 。 小平同志也提过 , 浦东开发开放比深圳晚 , 说我们要“不搞特区搞新区” 。 我国刚开始开放的时候 , 深圳、珠海等五个经济特区 , 开放的主要都是第二产业 , 以制造业为主 。 从1980到1990这十年当中 , 中央也认识到 , 没有金融的支持 , 大范围的开放、产业的发展 , 还是缺乏强有力的支撑 。 所以从第二产业的开放转到第三产业、以金融为核心向外开放 , 自然而然成为当时一个比较紧迫的问题 。
还有一个很实际的原因在于 , 当时浦东开发开放 , 建设规模大 , 而可用资金少 , 不可能单纯依靠财政拨款 , 这对上海来说是非常大的挑战 。 当时浦东要建楼、建跨江大桥、做园区开发 , 都要依靠金融力量 , 包括外资银行贷款 。 像南浦大桥 , 全部投资8.2亿元 , 就是由中国工农工商银行牵头 , 引入了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的贷款 。 可以说 , “金融先行” , 首先是解决了浦东开发开放中的资金难题 。 经过1990到1995年这5年间大规模的基础建设 ,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才有可能进入第二阶段 , 从形态开发转入功能开发 。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 浦东刚开始搞开发开放的时候 , 国内的金融行业、金融制度 , 都还处于摸索阶段 , 不是特别清楚金融到底怎么做 。 现在回过去看 , 这个路径是比较清晰的 , 就是通过开放倒逼改革 , 通过吸引外资金融机构来了解他们在国外怎么经营业务 , 他们需要我们做出怎样的变化 。 从当时来讲 , 吸引外资也好、跟国外开展交流合作也好 , 对于国内金融制度的建设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