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到|推开改革开放的一扇窗:解码浦东开发开放30年里的中信印记丨三十年,金不换

:原题为_周到|推开改革开放的一扇窗:解码浦东开发开放30年里的中信印记丨三十年,金不换。
?>>>
那本合同如今被收藏在中信银行上海分行本部大楼的行史馆里 , 作为“001”号展品 。
这是一份房屋租赁合同 , 立于1988年3月26日 , 出租方为坐落在延安东路上的上海联谊大厦 , 这是上海金融商务区在改革开放中建立的第一幢现代化大楼 , 也是由荣毅仁先生亲自选定作为中信银行(原名中信实业银行)上海分行的办公地点 。
从这一年11月起 , 中信银行上海分行就迁入了大厦16楼的四间办公室 , 将这里作为开业网点 。
弹指一挥 , 32年倏忽而过 , 中信人始终牢记“为上海发展多做贡献”的使命 。
浦东开发开放30年 , 东方明珠、“三桥两隧”……那些标志性的建筑和设施上 , 都留下了中信的印记 。
“存外币 , 找中信!”
【周到|推开改革开放的一扇窗:解码浦东开发开放30年里的中信印记丨三十年,金不换】在联谊大厦16楼的4间办公室 , 总共租用面积287.8平方米 , 每月租金总计8337.57美元 , 就此中信成为该栋涉外楼宇里的首家中资企业 , 与之为邻的企业均为包括IBM在内的知名外企 。 中信银行上海分行党委书记、行长贺劲松向采访人员介绍 , “荣毅仁老董事长之所以在第一次为分行视察选址时就敲定了联谊大厦 , 就是为了充分践行中信当时作为改革开放窗口的定位和上海分行服务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 。 ”
作为股份制银行在上海设立的第一家分行 , 中信也是当时上海的银行系统里罕见的将营业网点设在办公楼的一家 。 这种模式国外却很常见 , 员工们自豪地对外介绍 , 这就叫做“Office Banking” 。 上海分行第一任行长 , 是曾在纽约从事银行外汇交易的老银行家陈容 。 上海分行的经营指导思想是为振兴上海做出贡献 , 其辐射面主要是上海经济区(沪、苏、浙、闽、皖、赣等五省一市) 。 上海分行兼营人民币、外币业务 , 着重于外汇经营 , 为上海发展外向型经济服务 , 大力扶持上海的出口创汇企业 。
第三任分行行长冯杰从筹备阶段就加入中信 , 在他的回忆中 , 那个中山装遍布大街小巷的年代 , 西装笔挺、衬衣领带和公文包成了中信人的形象标签 。 他记得当时分行员工每月有一笔洗衣费 , 要求所有的员工要保持着装干净整洁 。 这些着装上的细节要求被视作与国际接轨的一个小小缩影 。
彼时的上海蓄势待发 , 对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需求迫切 。 《关于上海产业政策的研究报告》特别建议上海市委、市政府“欢迎中信公司到上海投资开发” 。 此后不久 , 市委、市政府向中信集团发出邀请 , 表示“欢迎中信公司到上海设立机构” 。
中信银行上海分行成立后 , 以办理外汇存贷款、进出口开证及外汇买卖、外币兑换等国际业务为特色 , 并最早在上海地区推出外汇存款、外汇票据快速托收、即付、旅行支票等业务 , 迅速打开市场 。 分行资深外汇资金交易员金琦记得 ,
“分行开始只做外币存贷款 , 两三年后才开始做人民币业务 。 那时淮海路办事处(后更名为淮海路支行)周围的居民属于比较富裕的人群 , 手中有较多外币 。 分行一方面制定了专门的美元存款产品 , 另一方面积极宣传 。 很快 , 就受到上海市民的认可 , 成为他们心目中一块响当当的牌子 。 ”
上世纪90年代初 , “存外币 , 找中信!”几乎和那句著名的“我只爱力士”的香皂广告语一样为上海人所熟知 。
加入银团为东方明珠贷款 , “中国的项目中国人自己解决”
1990年 , 浦东正式开发开放 。 当时确定的第一个重点工程 , 就是建造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 。 在此之前 , 上海人看电视全靠南京西路上的老电视塔发射信号 。 就像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影片——《我和我的祖国》“夺冠”的那段故事所描画的 , 靠手工调整天线位置接收电视信号 , 成了那个年代上海人的一种时代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