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公共空间与综合环境工程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杨浦大桥下将现3.5万平方米生态公园

:原题为_上观|公共空间与综合环境工程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杨浦大桥下将现3.5万平方米生态公园。
【上观|公共空间与综合环境工程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杨浦大桥下将现3.5万平方米生态公园】最近 , 杨浦大桥下一片临江工地正在热火朝天建设中 。 采访人员从杨浦区获悉 , 作为世界技能博物馆配套项目的杨浦大桥公共空间与综合环境工程目前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 预计明年6月底完工 。 杨浦大桥下将出现一个占地面积35419平方米的生态创新城市公园 。
10月 , 杨浦大桥下的粉黛乱子草进入盛花期 , 连片粉色花海如梦似幻 , 5.5公里滨水岸线移步易景 , 一座工业厂房 , 一段独特景观 。 这里被联合国称为“世界仅存的最大滨江工业带” 。 年轻人沿着水厂栈桥的步道跑步锻炼 , 孩子们踩着滑板车在纺织厂坡道上玩耍 。
杨浦大桥是杨浦滨江的重要节点 。 如何建设一个既代表国际前沿城市公共空间理念 , 又传承杨浦百年工业文明的公园?早在2018年 , 杨浦区就对杨浦大桥地区公共空间设计开展方案征集 , 最终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麟和建筑工作室与西班牙Abalos Arquitectos LTPC , S.L.组成的联合设计团队中标 。
根据设计方案 , 公园分地上地下两部分 。 地上景观部分分为中心谷地、杨树浦路下沉广场、游客服务中心(地景建筑)、零碳工业凉亭、下沉式绿化广场、叠岩等9个景观区 。 地下一层是公共空间交通连廊 , 地下二层为停车场 。 地上地下连通 , 形成功能复合的创新型生态文化公园 。
如何将历史的记忆融入设计并加以演绎?设计师倪润尔介绍 , 公园道路形态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纺织品纹样 , 以展现杨浦滨江百年前纺织工业的繁荣 。 建筑多处采用清水混凝土、钢板等滨江区段既有材料 , 延续历史文脉 。
公园内的零碳工业凉亭 , 顶棚是不规则多边形组合的状态 , 多边形中间有可任意倾斜的圆形光伏板 , 光伏板收集的太阳能可为整个景观使用 , 凉亭结构支撑中也植入管道 , 进行雨水收集 。 凉亭本身采用聚碳酸脂板、竹钢、生态素土等新材料建成 。 绿色低碳、海绵城市的理念在这座小小亭子上得到充分体现 。 “顶棚不规则多边形组合 , 实际上是泰森多边形 。 ”倪润尔说 , “泰森多边形的形状广泛出现在自然界微观和宏观尺度中 , 比如细胞壁、叶脉等 。 凉亭采用这种自然有机的几何形状 , 与其低碳环保的生态诉求形成外在语言与内在精神的统一 。 ”
项目整体绿化以自然式种植为主 , 将乔木、灌木、地被、草坪相结合 , 选用乡土树种和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树种 , 如香樟、女贞、樱花、白玉兰等 , 打造“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多层次绿化空间 。 建成后的城市公园在功能设置上被赋予多重定位 。 阳光活动场、运动器械区、下沉广场等 , 可满足各个年龄层的活动需求 。 公园周边的地铁、轮渡、游船码头均可通过地上与地下通道相连 , 并设有多个节点垂直贯通 , 构建出水陆交通综合枢纽 。 设计师还将地景中的游客服务中心打造成一个可容纳500人的小剧场 , 承载文化演艺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