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十万乡亲出深山——白河县易地搬迁中的故事( 二 )


此外 , 在安置点不远的地方 , 政府还专门开辟出一片土地 , 分给有种植口粮或蔬菜需要的搬迁户 , 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他们的生活成本 。
眼见为实 。 看到这些的徐兴明和年迈的父母再没有什么顾虑 , 终于在2018年9月开开心心地搬到了山下的安置点 。
在易地搬迁过程中 , 整组乃至整村搬迁在白河境内司空见惯 , 全县集中安置率达到95.5% , 楼房化安置率88% , 两项指标均排在全省前列 。
“要离开生活了一辈子的故土 , 老百姓肯定有各种顾虑 。 ”长期负责镇上易地搬迁工作的宋家镇人大主席戴保国说 。 在宋家镇双喜村 , 他曾经连续6次去动员一位70多岁的独居老人 。
“最根本的方法 , 还是尽可能满足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各项需求 , 把配套跟上 , 把服务做好 , 确保搬迁群众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均等的待遇 。 ”陈晖说 。 为了给易地搬迁群众建设出一个配套设施齐全的社区 , 他经常告诉白河的干部们:“我们建的不是楼房 , 是家乡 , 是一个可以让群众安下心住一辈子的地方 。 ”
10月12日 , 当采访人员漫步于大山村中时 , 举目望去 , 四周早已看不到过去土房子的踪迹 , 取而代之的是山下一排排整齐漂亮的安置小楼 。 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 , 村子本身的安置能力有限 , 很多群众都被政府安置到了其他地方 。 与10年前相比 , 这里的常住人口已从1800人缩减到960人 , 但群众的幸福感却也今非昔比 。
“人挪活 , 树挪死 , 搬出深山条件就是好 。 ”贫困群众袁龙飞说 。
“这里越来越有家的感觉了”
大山村在变小的同时 , 双河村却在变大 。
2013年 , 扩增后的双河村改名为天顺社区 。 历经数期易地搬迁工程 , 这里已成为双丰镇最大的社区 , 从原先的97户变成了现在的1110户 。
大就有了大的难 。 做了20多年村党支部书记的卢才科 , 对扩大后的社区管理颇为犯难 。 2013年5月 , 他当选为天顺社区党支部书记 , 但很快便发现自己不过是一个“光杆司令” , 社区的组织构架和基层网络近乎无 。
搬迁社区中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
“天顺社区可以说是专门为易地搬迁群众组建的新社区 , 这里的居民来自天南海北 , 外村、外镇、外县甚至外省的都有 , 背景经历和生活习惯各有不同 。 原先双河村的组织架构早已不适合管理这里 。 ”卢才科说 。
正所谓“帮钱帮物 , 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 。 在镇政府的指导帮助下 , 天顺社区很快便确定了自己的服务半径 , 并从第一批搬迁群众中统计出32名党员 , 建立了新的党支部 , 随后 , 网格长、网格员和楼长也相继到位 , 社区组织架构正式成形 。
相比于建房子和搭建班子 , 更令卢才科他们感觉到压力的则是群众思想和生活习惯的转变 。
现年57岁的董全国是土生土长的山里人 , 5年前拖家带口从附近山上搬到了天顺社区 。 搬到新的社区后 , 很多山里的生活习惯董全国依然保留着 , 比如将生活垃圾随手放置在门口 , 遇有喜事就放鞭炮 , 冬天时会在家里用炭生火取暖 。 为此 , 卢才科最多时曾经在一天之内找他聊了3次 , 手把手地教他注意事项 。
事实上 , 这样的现象在当时的天顺社区乃至整个白河县的安置点中并不鲜见 。 卢才科感慨 , 2016年和2017年是他压力最大的两年 。 彼时大量的贫困群众开始入住 , 社区里不文明现象也随之增多 。 卢才科经常得和干部们一道 , 反复地去给村民“碎碎念”:“不要乱扔垃圾”“不要在广场上晾衣服”“不要破坏楼下的草坪”……“核心就一个目的 , 希望大家伙赶紧融入新的生活 。 ”为此 , 他还先后发起成立红白理事会、志愿服务队、兴趣艺术团等组织 , 帮助村民培养新的生活习惯 。
潜移默化间 , 在天顺社区 , 山民也逐渐成了居民 。
“这里是我的家 ,
我要好好建设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