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电脑网今年双十一 每天被迫从微博跳转到淘宝1000次


_本文原题:今年双十一 每天被迫从微博跳转到淘宝1000次
最近一段时间 , “双十一掀起流量大战”的话题被一顶再顶 , 双十一作为全国最大的购物节 , 也是中国互联网最大的流量盛宴 , 各大电商在这个时候群起“扯头花”已经是见怪不怪的事儿了 , 要说和往年不太一样的地方 , 大概就是今年的火药味来的更早 , 也更浓一些 。
太平洋电脑网今年双十一 每天被迫从微博跳转到淘宝1000次
本文插图
最近就有不少网友纷纷吐槽 , 微博已经成为了手机淘宝的“任意门” , 不管你在微博的哪个角落点击 , 最后都会自动跳转到淘宝页面 。 甚至不仅仅是微博 , 最近这款时间 , 无论是你打开UC浏览器、支付宝、网易云、还是豆瓣、知乎、爱奇艺等APP均会跳转到淘宝 , 从开屏到信息流 , 再到弹窗和两侧的互动内容 , 不管你网龄几年 , 在互联网曾经如何驰骋 , 一个不小心都会给你跳转到消费主义的大本营 。
太平洋电脑网今年双十一 每天被迫从微博跳转到淘宝1000次
本文插图
当然京东、苏宁、国美等电商平台最近也没闲着 , 广告范围甚至不再限定是线上社区 , 连电梯间的广告位大家都开始放手一搏了 , 要知道电梯广告的转换化率一直成谜 , 一是电梯属于封闭空间且没有信号 , 就算看到广告 , 消费者想掏出手机扫个二维码都有点困难 , 另一方面是电梯广告的覆盖人群显然并不精准 , 对于大数据时代的定向推荐算法来说着实有点倒退 。 不过今年传统电商阵营连这种渠道流量也要极力争抢 , 也就从侧面体现了当前传统电商对流量的焦虑已经到了难以回避的地步了 。
究其原因 , 大概是今年双十一 , 几个传统电商巨头除了互相撕流量 , 还要分一波注意力来应对抖音、微信、拼多多入局的冲击 , 这场新旧大混战里 , 新玩家挟算法、社交优势而来 , 而传统电商大佬们则被前后夹击 , 只能背水一战 。
太平洋电脑网今年双十一 每天被迫从微博跳转到淘宝1000次
本文插图
传统电商的流量争夺 全靠中间商赚差价
电商行业中 , 流量是每个企业都头疼的问题 , 市场环境变化剧烈 , 从PC端到移动端 , 从图文时代到视频和直播时代 , 不论是平台还是商家 , 如果无法精准把握住流量与市场的脉络 , 被甩在身后也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
那么流量来源从哪儿来呢?
答案是流量采买 ,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 , 只要到了十一月 , 各种铺天盖地的广告就是最好的见证 。 以阿里为例 , 淘宝天猫长期扮演的就是流量购买、转化和再分配的角色 。 通过品牌广告、投资并购等方式全网采购流量 , 导入到阿里旗下的电商以后 , 再通过直通车、佣金、搜索、等方式转卖给品牌商 , 低买高卖 , 赚的其实是流量批量采购的中间商差价 。
但显然光靠买来的流量 , 并不稳定 , 毕竟有市场就有竞价 , 成本自然水涨船高 。 于是 , 强势的投资和并购 , 成了传统电商流量采买的核心方式之一 。 早在七年前 , 阿里就强势入股了微博 , 后续还逐渐形成了包括优酷、UC、支付宝、小红书、宝宝树、哈啰单车等涵盖各个领域的流量平台格局 , 自家的平台 , 流量输出自然就更加卖力 , 自然就出现了“十一月条条道路通淘宝”的现状 。
太平洋电脑网今年双十一 每天被迫从微博跳转到淘宝1000次
本文插图
但了解电商运营的朋友都知道 , 在电商运营的过程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公式 , 就是“GMV=流量×转化率” 。 所以对电商平台来说 , 为了提高成交额 , 除了提高流量 , 还要想办法提高平台的转化率 。
这就有点棘手了 , 在过去十几年发展过程中 , 阿里、京东、苏宁等传统平台型电商 , 并没有形成强大的内容或社交生态 , 对于消费者来说 , 这些平台依然还是一个纯粹的购物地点 , 买完即走 。 于是为了不断冲高的GMV , 传统电商平台只能开始通过设计复杂的玩法、游戏 , 以及花呗等支付工具 , 让消费者充分消费、反复消费 , 进而提高平台转化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