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新技术在生活场景中广泛应用个人信息遭泄露引发公众忧虑 人脸识别应用边界何在

:原题为_法治日报|新技术在生活场景中广泛应用个人信息遭泄露引发公众忧虑 人脸识别应用边界何在。
● 生物识别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利用人体所固有的生理特征进行个人身份鉴定的技术 。 目前 , 在生活中使用最多的生物识别技术是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
● 人脸信息属于个人信息中的敏感个人信息 , 其一旦泄露或者被非法使用 , 可能导致人脸的主体受到歧视或者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或危害
● 在法律法规已有明确要求的“强认证”场景(如公共安全、金融支付)下 , 使用人脸识别完成精确的身份比对和验证 , 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 , 但也要对人脸数据进行妥善保管 , 不得泄露、滥用 。 对于一些没有明确法律规定的场景 , 不宜使用人脸识别作为唯一的验证方式
□ 本报采访人员 赵 丽
□ 本报实习生 邢懿铭
如今 , 我们已进入“刷脸”时代 。 从扫码支付、指纹支付到人脸识别 , 数字技术的发展成熟将人们的生活不断简化 , 人们对新技术在社交、生活场景中的广泛应用也习以为常 。
然而 , 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广泛运用 , 个人信息泄露、信息被盗取的情况时有发生 。 近日 , 有媒体报道称 , 在某些网络交易平台上 , 只要花两元钱就能买到上千张人脸照片 , 而5000多张人脸照片标价还不到10元 。
在警方今年破获的两起盗用公民个人信息案中 , 犯罪嫌疑人都是利用“AI换脸技术”非法获取公民照片进行一定预处理 , 再通过“照片活化”软件生成动态视频 , 成功骗过人脸核验机制 , 从而实施犯罪 。
人脸识别广泛应用
存在信息泄露风险
采访中 ,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民法典研究中心主任孟强介绍 , 人脸识别是生物识别技术的一种 。 生物识别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利用人体所固有的生理特征进行个人身份鉴定的技术 。 目前 , 在生活中使用最多的生物识别技术是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 , 主要的使用场合为手机支付、银行金融机构软件的登录使用、智能手机的解锁、学校或小区的门禁门锁、单位考勤等生活场景 。 人脸识别技术在目前得到了较快发展 , 识别的精准程度相当高 , 疫情期间甚至发展到能够自动识别戴口罩的人脸 。 人脸识别对于相关单位和机构业务的展开、用户的管理具有较高的便利性 , 因此得到了许多机构的欢迎 。
企查查数据显示 , 目前我国共有超过1万家人脸识别相关企业 , 2019年新增企业2110家 , 同比增长36% 。 今年前三季度注册量达1161家 , 同比下降17.7% , 其中三季度新增387家 。
《人脸识别应用公众调研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显示 , 受访者更能接受基于安防场景的人脸识别应用 , 如公共安全摄像头、闯红灯记录系统 。 此外 , 《法治日报》采访人员在调查过程中发现 , 普通人更加关注获取到个人信息的主体 , 相比较一些私企、小公司 , 人们普遍认为官方通过人脸识别等技术进行信息核验的方式 , 在安全性上更有保障 。
家住江苏南通的季女士因工作到北京出差 。 一路上 , 从走进高铁站的身份核验到北京健康宝的个人信息验证都要通过人脸识别功能完成 。 季女士认为人脸验证为大家节省了很多不必要的排队时间 , 提高了各个地方的工作效率 。
“疫情防控期间 , 很多地方出入都要登记个人信息 , 而且是手写的那种 , 经常会出现排队填表的情况 , 很麻烦又浪费时间 , 这个健康宝我觉得设计的很科学、合理 , 你是谁、什么身份、长什么样子、去过哪里 , 一次性把信息都核查到位了 。 ”对于当前人脸识别带来的信息泄露问题 , 季女士认为没必要因为个例就过分担心 , 这属于因噎废食 。
在季女士看来:“信息被盗其实还是极少数的现象 , 个人一定要具备安全防范意识 。 比如像高铁站、‘健康宝’背后的责任单位都是国家相关部门 , 所以信息泄露的问题是完全没必要担心的 。 但是一些个人创办的App需要人脸验证 , 可能就需要大家衡量一下是否有这个必要 , 以及考虑它是否会带来信息泄露的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