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毛泽东惊人的凝聚力和罕见的感召力是如何形成的( 二 )


三、送儿参战 , 带头奉献 。 1950年 , 美帝国主义的战火燃烧到了鸭绿江边 , 对我国的领土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 在这危机关头 , 毛泽东作出了“抗美援朝 , 保家卫国”的决定 。 毛泽东虽然没有亲临前线 , 但他却让自己的儿子毛岸英第一批入朝 , 尽管身边的同志包括江青都曾劝阻 , 但毛泽东却说:“谁让他是毛泽东的儿子 , 他不去谁还去?”就这样 , 毛岸英成为彭德怀所说的“我们志愿军的第一个志愿兵” 。 然而没想到毛泽东的儿子上前线不久就牺牲在朝鲜 , 埋葬在了朝鲜 , 这对全国亿万军民又是无声的 , 最有力的精神榜样 。 在出兵朝鲜这个问题上 , 开始有很多人想不通 , 也有人有埋怨情绪 , 然而 , 在毛泽东的这一带头奉献的表率面前 , 谁也无话可说 。 每当毛泽东接见志愿军英模代表的时候 , 我们看到他的表情是幸福的、开心的 , 但有谁又知道丧子之痛的巨大的苦楚已经被他老人家深深地埋在了心底 , 此时大家多么希望他的儿子毛岸英也在这些代表之中啊!
四、艰苦朴素 , 为国分忧 。 建国以后毛泽东住在中南海 , 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毛泽东居然每月还要交房费 。 在他的房间里 , 除了与众不同的海量书籍以外 , 像书架、双人床、沙发、茶几、烟灰缸、笔筒、被褥、床单、枕巾 , 这些都是当年城市里普通人的水平 , 而且这些大多都是人民解放军当年的军用品 。 他坐过的沙发有的地方已经破损塌陷 , 书架有的已经开裂 , 青砖地面多处磨损出坑 。 她的女儿李敏曾经和他一起住在中南海里 , 并且在这里结婚成家生子 , 但毛泽东依然让他们搬出中南海 , 让他们接触人民群众 , 在社会的风雨中锻炼 , 以至于后来孩子们想见他一面都很难 。 毛泽东的饮食很简单 , 即使过生日也只是酱菜、辣椒、腐乳和酱牛肉这样的小菜 。 他的最后一个生日居然只是一小碗鱼汤和煮碎了的清汤挂面 。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 , 毛泽东和全国人民一道渡荒还债 , 20多天不吃一粒粮食 , 常常是一盘马齿苋便是一餐 , 一盘烧菠菜便支撑一天的工作 。 平时毛泽东为自己和家人限量 , 每人每顿规定两个混合面的馒头 。 一次李讷星期天从学校回来 , 指望回家吃顿饱饭 , 但竟然没有她的份 。 还有一次因为身边工作人员给孩子买了几块饼干 , 引起了毛泽东的勃然大怒 , 惹得孩子默默流泪 。 毛泽东外出视察习惯坐火车 , 为了不打扰地方政府 , 毛泽东每次都是住在列车上 , 从不住为他安排好的宾馆招待所 。 这节专列就是毛泽东的“腿”和“脚” , 和毛泽东一起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 。 在毛泽东的列车上 , 不知道开了多少次会议 , 接见过多少人 , 决定了多少国计民生的大事 。
正是毛泽东这种在战场上、生活上率先垂范的号召力和感召力 , 在全中国凝聚成一种战无不胜的精神力量 , “毛主席万岁”一词也罕见地成为团结全军鼓舞人民的神圣号召 , 并一直几十年持续不衰 。 虽然有些人认为这带有个人崇拜的色彩 , 然而在当时却发挥出巨大的精神感召作用 , 成为人民军队和人民群众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