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Talk产品经理社区官方|微信的“拍拍”解决了什么问题?
微信的每个版本小改动 , 都会因为海量的用户基数产生无数地吐槽、和朋友圈热点 。
文章图片
因此张小龙成了被吐槽最多的产品经理 , “每天都有1亿人教他做产品 。 ”
微信7.0后的变化 , 逐渐融入了视频元素 , 还有一行代码就可完成的微信拍一拍 , 但实际上热度上升最高的讨论仍然是这个小功能“拍一拍” 。 那从产品经理、公司商业价值、用户感知3个维度上去逆向推倒 , 为什么要做拍一拍 。 我抽选转载了部分有趣的回答 。
以下为转载回答
卡北爱运动时代光华产品经理
即便是为了培养用户习惯 , 用于进行未来功能的铺垫 , 那也至少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场景 , 解决某个需求 。 某个功能满足的场景 , 并不是一句“培养习惯做铺垫”就能一带而过的(哪怕满足的需求再低频 , 那也得有个需求) 。
目前没看到什么让自己信服的说法 , 说说个人理解吧 。
一种比常规文本/语音 , 更弱的沟通形式 。 让我联想到了钉钉的消息已读功能 。 但是这种已读效果 , 微信是碰不得的 , 只能考虑换种更符合微信调性的方式 , 来缓解用户对“交流进度无法把控的”问题 。 不使用强制性的、被动的消息已读状态 , 而改用温和的主动拍拍对方 , 提示对方及时给予反馈 。 可能的使用场景:当与别人聊天 , 对方迟迟未回复 , 这时候直接@或者直接打字/语音让其回复 , 会显得不礼貌有些强势(大家应该都有过不想回复时被人在群里@ , 为避免尴尬只能回复的情况) 。 且在群聊场景下 , 针对某个成员的文本/语音 , 都会吸引其它人注意 , 略有些显眼 。 这时候可以通过“拍拍”这种交互上弱化许多的功能 , 轻微的提醒对方“我还在关注着我们正在进行的交流 , 请给点反馈” 。 这种线上场景你同步到线下也挺常见 , 在公共场合中 , 你如果大声叫你朋友的名字 , 吸引他注意 , 会有一种“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的不文明感觉 , 让路人反感 , 让朋友难堪 。 而你走到对方身边 , 拍一拍对方 , 就不会对路人造成影响 , 也避免了朋友的尴尬 。
彭大雨云嘉PM
其实之前在QQ里面就有“戳一下”的功能 , 仅支持在一对一的对话中使用 。 但这次微信把功能拓展到了群 , 这意味着这个功能的使用边界和相应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 首先从互动方式的角度来看 , 相比文字、语音和视频 , 拍一拍的互动更轻 , 更微弱 , 也不需要对方一定要做出什么回应(实际上这削弱了互动接收者必须做出响应的压力) , 从这一点来看 , 拍一拍就特别适合群里微弱关系之间的互动 , 即很好地作为一种陌生人之间破冰的小互动 , 作为一个有话聊的起点(强化了群的社交属性 , 熟人群同样适用) 。 另一个维度 , 即从微信的成功指标来看 , 这个功能有效地促进了群的活跃度和发朋友圈的数量 , 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 在微信使命——人与人之间联系更加紧密——的道路上更进了一步 。 另外 , 这个功能仅用了一行代码就能实现(双击抖动的功能之前已有) , 却不知道提升了微信多少日活和发朋友圈频率 , 简直佩服的不行 。 20200628更新:再更新一个我前几天看到的一个说法 , 觉得很有意思 。 视频号的大规模开放和“拍一拍”的同时出现你以为是巧合吗?其实这是视频号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推广 , 让用户来微信学会“拍一拍”(狗头) 。
某在校大学生
微信上线“拍一拍” , “拍一拍”动作在现实生活中是很常见的 , 人们交流除了听觉视觉感官接触 , 还有触觉感官接触 , 人和人的肢体接触 , 除了关系好的双方会存在长时间的肢体接触外 , 更多的接触行为是一碰就走 , 即“拍一拍“某人 。 “拍一拍“是一个人(信息发起者)对同一个空间之内的另一个特定人(信息接受者)的一种强制交流的动作 , “拍一拍“可以不建立在有先后交流情景的情况下 , 不附带内容的信息传递 , 把内容的结构猜想交给信息接受者去理解 , 所以这个“拍一拍“功能可以出现在多样化的情景拍一拍的逻辑以下“用户A“表示拍一拍的发起方 , “用户B”表示拍一拍的接收方现实中拍一拍其他人的前提是双方处在一个空间才能完成 , 因为拍一拍是肢体动作 , 可以被同一个场景中的其他人看见 , 形成肢体接触后 , 同时对方也会有触觉感觉 , 得到提醒 。 所以在微信中 , 用户A需要和用户B处于一个对话窗口中 , 且用户B曾发过消息(表示出现在这个场景中) , 用户A才能拍一拍用户B , 且在用户A和用户B都在同一个场景时候 , 会显示震动正常情况:用户A和用户B的聊天用户A保留和历史聊天记录 , 表示用户A认为和用户B的交流场景有存在价值 , 所以当用户A退出聊天页后 , 其实和用户B用户聊天的场景暂时存档保留 , 用户A可以重新回到用户B的对话页 , 回到过往的聊天场景中 , 用户A可以拍一拍用户B用户A没有保留历史记录 , 即一个人无法构建线上场景 , 无法拍一拍用户B , 需要等用户B在对话框发送消息表示在场异常情况:用户A和用户B聊天和用户自己的对话页中 , 没有第二者出现 , 用户拍一拍用户自己 , 没有字段展示 , 也无需展示新用户添加好友的时候 , 系统设置双方会默认发一句问候语 , 形成对话场景 , 用户A可以拍用户B若用户B单方面删除用户A联系方式时 , 用户A保留历史记录 , 在情景中无法拍一拍用户B , 且提示发送好友请求 , 直到用户B重新添加用户A为好友 , 用户A才能拍一拍用户B当网络不稳定的时候 , 会提示用户A“网络原因 , 对方可能不知道你拍了拍他”对于一个用户对于同一个对象 , 在同一个对话情景中 , 双击头像只能提示拍一次 , 除非退出对话框 , 重新进入后 , 才能完成第二次连续的拍一拍功能场景用户A表述向其他人表述一件事 , 其他人接收到信息后 , 反馈已经收到信息 , 他人对于用户A的内容无需多说文字话语回应(无言的回应 , 有种你知道我会说这类的话 , 你懂我要表达的) , 减轻文字话语表达的) , 减轻文字话语表达的难度 , 而通过拍一拍的行为来传递像肯定 , 期待 , 勉励 , 加油 , 安慰 , 感激等情绪信息例子:用户A(朋友):“我失恋了” , 用户B(朋友)拍了拍用户A , 传递安慰&同期用户A(子女):“我找到新的工作啦” , 用户B(家长)拍了拍用户A , 传递愉悦用户A(员工):“我完成这个月的业绩了” , 用户B(上司)拍了拍用户A , 传递肯定用户A(朋友):“我明天要去参加比赛” , 用户B(朋友)拍了拍用户A , 传递加油&期待用户A(朋友):“我今天比赛输了” , 用户B(朋友)拍了拍用户A , 传递遗憾用户A(情侣):“” , 用户B(情侣)拍了拍用户A , 传递关心&问候用户A(朋友):“” , 用户B(朋友)拍了拍用户A , 传递有趣&玩闹等等和@某人的区别:两种都有针对于某一个特定用户@某人建立在文字语境中 , 对于某人而已 , 强调对象 , 即发起@的人和被@的人“拍一拍”是一种没有文字语义 , 且接收方能从对象状态和语境中感知额外情绪信息 。 强调行为 , 即拍了拍
- 使用半监督学习从研究到产品化的3个教训
- To B 产品与 To C 产品的区别
- 高脚|Zilio A&C发布了三款具有实用设计的极简主义家具产品
- 极速鲨课堂76 选购存储产品 如何避免成为冤大头?
- 新品速递|近期5款即将推出的产品汇总
- 轮胎店:别再拿我的产品跟电商比价了
- 轮到欧洲人来抢购中国的科技产品了,究竟啥东西,让他们疯狂着迷
- 日本手机市场大洗牌!iPhone位居第一,国产品牌全军覆没
- 日本芯片商铠侠获美国许可 可向华为出口部分产品
- 边缘|阿里云推出AIoT边缘计算产品家族 共28个场景一体机产品覆盖6大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