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汗青|试论明太祖朱元璋生地祖陵到底在哪里连载之(18)
文章图片
试论明太祖朱元璋生地祖陵到底在哪里连载之(18)
赵汗青·杨山岭
纷乱万千的明太祖朱元璋的生世祖籍纷争 , 始于明初 。 据《明史》载 , 洪武七年 , 朝臣就明太祖朱元璋生世祖籍戏耍朱元璋 , 他们先让御史答禄上言 , 请太祖按古制举行禘祭大典 。 蒙在鼓中的太祖命礼部、太常司和翰林院总议此事 。 群臣借此奏说 , 皇上您对自己的身世一直编说的是瞎话 , 只有您把自己的生世祖籍——说清楚了 , 你才可以给自己的祖上举行禘祭 。 中了圈套的朱元璋自此动了杀机 , 从洪武八年他利用胡惟庸鸠杀了刘伯温 , 使其在公众场合自然消失 , 然后逐一灭杀了跟他打江山的老臣故友 。 这一史实 , 笔者在《考证》里已剥示布公 。 跟太祖朱元璋打天下的初始二十四人 , 在他生前 , 唯一剩下的耿炳文 , 在永乐二年也被永乐皇帝朱棣逼使自杀 , 三个儿子亦坐罪死 。 跟太祖亲比父子的解缙也在永乐十三年被永乐皇帝朱棣授意狱卒雪埋身死 。 到永乐十六年《明太祖实录》四修书成之后 , 朱棣颁旨令全国上下对明太祖朱元璋说的话“惟求之于言而不深究其实甚非” , 自此后 , 朱元璋的生世祖籍就依太祖杜撰定在“濠之钟离” , 无人再敢公开提出非议 。
公开推翻此说的是大明王朝第十一世皇帝朱厚熜 。 他首先将太祖
说朱家皇帝的先祖在江南句容的谎话全盘否定 , 继之纵容市面上流传
诸多如西曹吏高岱、王文录等社会中下层人物搜考志、述、书疏案牍
类东西撰编成《鸿猷录》、《龙兴慈记》和《七修类稿》样的私乘野录 , 迷乱视听 , 遂使世有朱家先帝生之盱眙之说 。 延至明万历朝 , 否认太祖生之钟离的反叛之言已甚嚣尘上明目张胆了 , “钟离东乡”东迁至今安徽明光地方 , 杜撰的神化传说演变成似有确据的地方历史——盱眙县府将出自野史的传说故事抄誊进地方志书 , 并着人立石无名山铭之为“跃龙岗”……史如毛佩琦先生著书中说:“朱元璋的出生地在明朝的各种传说中逐渐发生了歧异” 。 可是 , 三百年满清王朝“文字狱” , 不准仕层和民间书说“朱”、“明”两字 , 更不准人言前朝故事 , 明太祖朱元璋的生世祖籍的纷乱之说 , 由是又拖了三百年不能明解认确 。 满清贵族的蛮横 , 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中有确切的文字说证:“清朝定鼎中原之后 , 面对人口占据绝对多数且文化深厚的古老帝国 , 自然产生本能的文化恐惧 。 为此 , 清廷提出‘崇尚满州’的治国原则 , 并通过屡兴文字狱、禁毁书籍的方式消弭汉族士人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认同 。 有清一代 , 文献记录的文字狱多达一百六十余起 , 主要集中在康、雍、乾三朝 , 而案由多是涉及眷念前朝 , 否定清廷正统地位” 。 “乾隆朝是清代文字狱最为频繁的时期 , 而且绝大部分案件都是望文生义 , 穿凿曲解 , 加以莫须有之罪” 。 “诗文中‘明’、‘清’二字的使用 , 往往遭到深文周纳、遭剖棺锉尸、后代问斩 。 乾隆朝文字狱还有一个显著特点 , 文字狱的对象已不仅仅限于士大夫 , 而且扩展到士农工商各个阶层 , 几乎成为遍及社会的政治运动” 。 《中国古代文化史》P29
查继佐的《罪惟录》书稿成深藏于壁 , 到辛亥革命胜利推翻帝制方由后人整理成书刊发社会 , 便是明证满清政府不准民言“朱”、“明”和前朝故事实例——此书原名《明书》 , 因遭文字狱牵连获罪 , 遂更书名《获罪惟录书》 , 后改今名《罪惟录》 。 满清一统中国的三百年的血腥镇压 , 就笔者文说的主题言 , 直接地压抑了始自大明嘉靖朝的反皇权硬定太祖籍在“濠之钟离”的纷乱 , 而三百年的万马齐喑 , 却是让一片本不毛之地的今安徽明光地方 , 成为汉龙天子朱元璋的神生之地 , 让出自野史的神化传说 , 结成正果——四百年前的盱眙县府胆大包天 , 移太祖生地钟离八十里东至“盱眙之太平乡”明光山二郎庙旁;又四百年 , 到公元1998年 , 在讲史学的王德鑫先生著书《明太祖朱元璋》中 , 太祖诞生就从庙旁移进明光山二郎庙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