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帆|管虎、郭帆、路阳:《金刚川》,三人行( 四 )
《金刚川》剧照
“普通人、平凡人迸发出光彩的时候就成了英雄 , 他们和我们有共通点 , 对我们也有激励:他们能做到的事情我们也能做到 。 ”路阳非常欣赏李九霄对人物内里的剖析 , 李九霄不仅梳理了人物的经历、建立起人物具象的概念 , 还试图探知和表现人物的感触 。 “其实这些对我来说更重要 , 这些为和平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人 , 他们对和平的憧憬是什么?他们如何去理解身边的世界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
美国空军的那条故事线有微妙的视角变化 , 开始是俯视 , 然后是平视 , 最后是仰视 。 郭帆想借对手的视角来凸显两军在心理上的胜负变化 。 “他们有技术 , 是战争机器 , 装备也远远优于我们 , 但他们也从最开始的轻视变为了后来的尊重和敬畏 。 ”
《金刚川》剧照
历史和“煽情”
“
【郭帆|管虎、郭帆、路阳:《金刚川》,三人行】“在我看来每个人对‘煽情’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 什么叫煽情 , 什么又不是煽情?如果说故事本身与生死离别有距离 , 那么刻意的情感渲染不妥当 , 但这不是一部城市生活片 , 烈火、鲜血、爆炸、牺牲……它本身就具有悲壮感 。 ”
”开拍前 , 几位导演一起拜访了当年的老兵 , 他们都问了一个基本问题:“在战场上会怕吗?”
一个老兵的故事给郭帆留下了格外深刻的印象 。 “当时有颗子弹擦着他的脖子飞过去 , 还在领子上留了个洞口 , 子弹是热的 , 划一下脖子上就留了水泡 。 幸亏偏了那么一点 , 不然人就没了 。 他们怕吗?作为一个‘人’来说 , 当然怕 , 子弹飞过去的时候也有本能的恐惧 。 可到了冲锋的时候 , 身边一个战友一枪就没了 , 瞬间就打红了眼冲上去 。 ”
@电影金刚川
当年的仗打完 , 许多牺牲的战士被就地掩埋 , 好些都是几十甚至几百人被同埋在一个坟里 , 因为没有人留下完整的尸骨 , 彼此分都分不清了 。 即使导演们希望保持一个创作者的客观和冷静 , 也无法不为之动容 。 郭帆忘不了那个老人纯净的眼神:“他含着泪水说他们十七八岁的故事 , 说他战友离去的状态 , 一切都还历历在目 。 ”隔了那么多年 , 大多数人已经渐渐忘记那些战役的惨烈和那些牺牲 , 但他们还记得 。 “我们拍这部电影就特别希望把这些东西传承下去 。 ”
《金刚川》剧照
电影最开始的片段没有采用战争片惯有的色调 , 一切更像是鲜活的当下 , 像是没有危险也没有战争的平静时刻 , 路阳说 , 这是刻意为之的效果 。 “我们在丹东的取景地点和当年战役发生的地方很近 , 风景、地貌植被都和当年相似 , 而且也是夏天 。 我们想在影片里展示真实的战争 , 但更重要的是展现人的真实:他们同样有恐惧有焦虑 , 但为何可以有这样纪律和信念的统一?我们要探讨的是他们在某一刻有更强烈的东西 , 它超过了对死亡的惧怕 , 会让人毫不犹豫冲上去 。 ”
战争还没开始的时候 , 风景如画的山谷里有风、有空气、有阳光 , 对着天空张望的年轻战士用手指比画敌军飞机的大小 , 有蔑视 , 也有一份天真 。 路阳希望一个承载着大命题的故事能落在微观的视角和人物的情感里 , 然后汇聚成宏观的感受 。
路阳
黑色高领衫 私物
西装外套HERBET赫伯缔
“我们用了许多两极化的镜头 , 用广角镜头、全画幅的方式扫过整个连队、整个河流两岸的景色 , 也用手持摄影的镜头直接给特写 , 寻找个体体验:昆虫、风刮过的草、人物脸上的油彩、云投下的影子 。 战士们急切地等待过河 , 可命令还没有来 , 他们在一个近乎魔幻的黄昏时刻体验着一种意外的平静和轻松 。 镜头借刘浩的眼睛扫过他身边200多个鲜活的生命 , 类似写意的方式 , 是情绪上而不仅仅是物理上的推近 。 ”
@电影金刚川
影片中如流星雨一般的“喀秋莎”射击场面可谓炫目 , 但郭帆说 , 真实的战况中轰炸密度远高于电影的表现 。 “军事顾问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参考 , 当时最高峰时 , 美军在同一个点落弹700多发 , 而我们的回击也相当猛烈 , 我看到的史料是30分钟里回击1900多发 。 即使知道战场上的惨烈程度 , 我们也很难去还原 , 但是也因此更加理解志愿军的付出 , 他们的意志力有多么不可想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