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我为什么给管导推荐《高山下的花环》?( 三 )


“好的战争片一定要反战” , 都快成了一个固定套路 。
有些国内的战争片 , 甚至都开始从日本人视角这样拍了 。
我都不用点名 , 大家马上就会在脑海里想起不少熟悉的名字 。
这种拍战争片的手法并非不好 , 只是放在志愿军这里 , 会让观众看起来非常别扭 。
为什么?
因为这种表现手法 , 很容易模糊战争某一方的正义性 。
1中国现在这种战争片的范式从哪里来的呢?
一句话——同国际接轨 。
最先进的美利坚 , 那一张口就是“好的战争片都是反战片”、《细细的红线》、《拯救大兵瑞恩》、《辛德勒的名单》……
但其实 , 美国战争片并非一直都是这样 。
美国在拍摄自己“正义”的战争的时候 , 并不是这样整的 。
美洲大陆作为孤岛 , 安全处境一直很惬意 , 孤立主义思想很重 , 没啥战争片可以拍 , 就算二战已经开打几年 , 美国国会议员对好莱坞的产品依然要进行仔细地审查 , 破坏美国“中立性”的战争题材那是要扼杀在摇篮里的 。
这种状况 , 终结于日本联合舰队偷袭珍珠港当天 。
到这 , 美国历史上终于打出了一场“正义”的大战 , 战争片也终于走出禁锢 , 在美国遍地开花 。
美国在这期间拍摄的二战影片中 , 你根本看不到什么“胸襟宽广”的换位思考 , 或者什么双方士兵“被迫投入战争”的悲伤和无奈 。
这时的美国战争故事片 , 充斥着尚武、爱国和政治性的题材 , 并且强调美国备战 。
好莱坞成为美国国内外宣传的重要推手 , 美国电影工业与政府和军方紧密合作 , 小罗斯福总统直言不讳地表示电影是“主要为战争服务的产业” 。
1942年直接描述二战的电影 , 一下子就暴增到二十多部;1942至1945年 , 好莱坞生产了500多部战争片 。
被称为美国第一部“真正的二战片”的《威克岛》(Wake Island)大获成功 , 《新闻周刊》直言:“(这是)好莱坞第一次如此睿智、诚实并十分成功地表现了一支美军队伍在战场上的英勇业绩 。 ”
(《复活岛》海报——“美国人民永远不会遗忘!”)
同期的美国二战影片 , 普遍情调激昂 , 荡气回肠 , 通通充斥着一股拧掉侵略者狗头的气魄 。
比如《巴坦(巴丹)战役》(Bataan) , 描写美军“以弱敌强” , 抗击优势日军 , “战斗到最后” , 最后唯一幸存的美军战斗组长 , 一边向蜂拥而来的日军愤怒咒骂 , 一边举起机枪疯狂开火 , 场面撼人心魄 。
而对于敌人——日军 , 想有正面形象 , 你做梦呢?
那时的美国战争片热衷于揭露日军的残暴 , 甚至有的极端到了落入种族主义 。 比如《目标缅甸(反攻缅甸)》(Objective , Burma!)中 , 一名美军战地记者在目睹饱受日军折磨的战友死去后 , 就这样说:
“他们是退化的、没有道德的白痴!发臭的小个子野人!我要说:把他们毁灭掉!把他们从地球上清除!把他们从地球上清除!”
美国战争片风格的转变 , 发生在一个很微妙的时间节点 。
就是越战失败之后的六七十年代之交 。
1962年的反映诺曼底登陆的《最长的一天》(The Longest Day) , 其视角、场面之宏大 , 与今天的美国战争片风格迥异 , 而它为了美国传统战争大片的“绝唱” 。
(这两张海报简直一个模子 , 也同样是基于诺曼底登陆 , 可内核却完全两样)
为什么?
因为美国对越南的不义之战打了多年 , 最终以失败告终 。
这种失败让传统的战争片拍不下去了 , 你无论怎么拍 , 也不可能在别人的国土上拍出“砸碎侵略者”的气魄 。 要拍越战题材的电影 , 就必须找一个新角度 。
于是 , “反战”主题就成为了关键 。
美国关于越战题材的影片我们不多说 , 那种失望、反战的情绪 , 观众都看得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