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在线|糊涂的家长关注孩子行为,聪明的家长关注孩子内心( 二 )


科普在线|糊涂的家长关注孩子行为,聪明的家长关注孩子内心
文章图片
03
很多时候常常看到读者质疑别人提供的方法 , 却没有意识到问题出在自己身上 。
很多文章里所提到的''快速''解决''孩子问题''的方法 , 不一定适合你家的孩子 。 因为 , 在同一种现象的背后 , 可能隐藏着千差万别的内在的和外在的成长环境因素 。
孩子是人不是机器 , 不可能输入一个编好的程序 , 按一下按钮就可以准确无误地执行父母的安排与想法 。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所谓的''技术贴''用到你的孩子身上却不灵了 , 因为你的出发点本身就错了 。
透过现象看到孩子的内心 , 才能解决问题的根源 。
孩子的内心世界来源于父母呈现给他的内容与方式 , 如果原生家庭带来的问题没有解决 , 再努力也收效不佳 。
想一下 , 小时候的你哭闹究竟是因为什么?
当你用心去回忆童年的相关经历 , 你会发现 , 很多时候你的哭闹并不像表面的那样 , 更不是父母想的那种''懒'' , ''不想自己走路''、''无理取闹''或''就是不想起床''那么简单 。
你真正的内心需求可能仅仅是''我要你抱我一下 , 安慰我一下 , 让我感觉到被接纳 , 被理解 , 被爱的'' 。
感觉到妈妈是爱你的 , 只是她现在没空或者在忙别的事情 , 而不是讨厌你或对你不满 , 你就会安静下来 。
你的哭闹有时只是有表达一种不安的情绪 , 感觉到不被爱让你恐惧 , 所以你没完没了地哭 , 而妈妈的呵斥更加让你不安 , 于是 , 她越呵斥 , 你越哭闹 。 最后升级为她打骂威胁你 , 你吓得不敢哭了 。
你是变乖了 , 心理却失去了安全感 。 从此也慢慢地与妈妈情感疏离了 。
科普在线|糊涂的家长关注孩子行为,聪明的家长关注孩子内心
文章图片
从小 , 我就很怕我妈妈 , 与她没有亲近感 。 只因为小时候妈妈太忙且又很严厉 , 总是以打骂的方式来拒绝接纳我哭闹的行为 。
渐渐地我变得很''乖'' , 但我却知道这是不敢表达自己需求与情绪的一种懦弱表面 。
这种情绪积压到我长大后 , 常常不自觉而肆无忌惮地向比我弱小得多的女儿发泄 , 她也因此变得没有安全感 。
这种恶性循环如果不从源头堵住 , 会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 。 这个源头就是原生家庭 , 也就是父母 , 而不是孩子 。
如果你感到教育孩子很难 , 那就从自己开始改变 。 但不是仅仅改变行为 , 而是从内心开始改变 。 正如你关注孩子的不是行为 , 而是内心一样 。
当你明白这一点后 , 教育孩子就会变得简单的多!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您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 , 他给您一块糖吃 , 是有汽车大王捐助1万万元的慷慨;他做了一个纸鸢飞不上去 , 是有齐柏林飞船造不成功一样的踌躇;他失手打破了一个泥娃娃 , 是有一个寡妇死了独生子那么的悲哀;他没有打着他所讨厌的人 , 便好像是罗斯福讨不着机会带兵去打德国一般的呕气……她想你抱她一会儿 , 而您偏去抱了别的孩子 , 好比是一个爱人被夺去一般的伤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