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灵解密|仪式音乐走高雅人设,为何会在南宋转雅近俗?,道教进入宫廷( 二 )
文章图片
乐器伴奏主要为鼓乐、吹打乐以及合奏 。 早期南北朝时以钟、磐等打击乐器为主 , 至唐代则引入了吹管乐器 , 到宋代更是增加了弹拨及弓弦乐器 , 乐器种类齐全 。
在法事的开头、结尾、唱曲过门、队列变换以及禹步等一系列场景 , 从始至终贯穿着器乐演奏 , 音乐以法事情节需要变换 , 形式丰富多样 。
3道教仪式音乐的中华民族特性
道教仪式音乐因为道士的流动 , 遍及中国各地 , 甚至在当时边远的云贵等地的土家族、苗族等居住地都有传承 。
它以曲目数量丰富、演唱型态多样著称 , 与其配套的科仪词藻优美 , 奥义深远 , 与肢体动作和音乐相和 , 呈现出极高的艺术性价值 , 非常契合相关的现实场景 , 渲染出浓厚的仪式氛围 , 道教仪式音乐因而成为中华民族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01具有中国古代宫廷音乐文化特色 。
文章图片
道教仪式音乐初始即在皇室和官府的扶植和利用下 , 受到一系列清规戒律的约束 , 其曲调和用词均要接受皇室管理者的指导 , 自主性不大 。 流传并定型的道教仪式音乐的器乐曲调有华夏颂、步虚声、大罗天曲、霓裳羽衣曲等二十余种 , 多杂有古代特别是唐代、北宋宫廷乐舞的痕迹 。
道教音乐传承隐秘 , 多为口传心授 , 古音宛然 , 因而穿越时空虽久 , 但依然保留了大部分中国古代宫廷音乐的特色 。
02道教仪式音乐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 。
【图灵解密|仪式音乐走高雅人设,为何会在南宋转雅近俗?,道教进入宫廷】主要表现为 , 在相同法事中虽然是采用同一旋律的音乐 , 但因各地的行腔、旋律带有本地地方音韵而各有不同 。
即使是同一首词 , 江西道教音乐含赣剧的成分 , 上海道教音乐发有江南丝竹之音 , 崂山道乐具有胶东地方音乐风格 , 川西道教音乐则同扬琴、川剧高腔关系紧密 , 同一首词被演绎得南腔北调、多彩多姿 。
03道教仪式音乐与民间音乐相互融合促进 。
道教仪式音乐的诵唱和乐器演奏均由道士担任 , 对道士的个人素质要求很高 , 要熟知经卷 , 精通仪式 , 还能和曲念唱 。
文章图片
道教仪式音乐的长期发展不但形成了一整套的音乐理论 , 创造了一批优秀乐曲 , 同时也培养了一批专业道教仪式音乐人才 , 这些专业人才与民间音乐高手相互借鉴 , 互相影响 , 甚至词曲互用 , 推动道教仪式音乐与民间音乐均有了极大的进步 。
三、道教仪式音乐为何在南宋时转雅近俗
道教音乐源于远古 , 起于两晋 , 雅在大唐、北宋 , 在南宋时发生了重大转型---转雅近俗 , 是有其特殊政治、文化、地理环境和道统传承需要等因素影响的 。
1官方弱化政治管理 , 雅的制约压力减少 。
南宋自迁都临安后 , 终日遭受北方金朝的武力威胁 , 皇室自顾尚且不睱 , 大部分精力放在如何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 , 在军事、经济上倾注了更多的注意力 , 对道教虽然还是循例进行管理 。
但与北宋的“皇宫不斋则醮 , 竟无虚日”相比 , 大型道教斋醮却很少主办了 , 管理上也多流于形式 , 道教发展受到官方的影响日趋减弱 , 道教仪式音乐的发展也减少了皇室必须高雅的要求 , 弱化了宫廷所谓高端元素 , 开始沿着道教仪式音乐自身发展的轨道运行 。
2文化艺术重心的南移和下移 , 促进了向俗化转型的加速 。
文章图片
南宋时由于北人多携家南下 , 在生产生活中与南方民众的交汇增多 , 江南本地道教与北方道教也加速了融合 , 因应平民大众对农业发展和日常生活的解救需求 , 道教斋醮内容逐步扩大到包括水灾、虫灾、雷击、瘟疫、伤病、度亡、延寿等项目 , 北来的道教仪式音乐也加入和融合进来 。
- 日本关东军|宋子文绝密档案解密:与“红色记者”斯诺关系密切
- 历史大解密|其中一个万人球,堪称当时的“高科技”,乔家大院中有不少宝贝
- 历史小记者|从曹操南进江东就深有体现,历史解密:长江防线的重要性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