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斋|凭啥那么贵?,一块石头

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 , 米万钟“走信三千里”寄了一件东西给董其昌 。
画上是一块石头 , 被画了一遍、两遍、三遍、四遍……整整十遍!
米万钟素来爱石 。 董其昌却素不爱石 。
但这块被画了十遍的石头 , 竟然没有让董其昌厌烦 , 他提笔为这块石头写下一篇长长的跋 , 并为此石取名“洞天灵焰” , 又在末尾问:我替石兄说的这番话 , 仲诏(米万钟的字)你可满意不?
董其昌那年大概55岁 , 已是大明文化圈风头无两的扛把子大哥 。
米万钟却对董老大取的这个名字不大满意 。 也不知道他征名征了多久 , 最后 , 龙膺的“非非石”戳中了他的心坎 , 此石遂名“非非石” 。
在四五年或者更长的时间里 , 米万钟替他的“非非石”四处讨要朋友的记念文章 , 最后连画带题跋 , 总共约有26米长 。
26米 , 是九层楼那么高 。
米万钟为他的石头疯狂 , 这不是第一次 。
石痴米万钟
他是米芾的后裔 , 生来带着米芾的痴 。
王思任说他能琴能弈 , 能握槊 , 能蹴丸 , 能剑 , 能谜隐、谑谐、打冷哨、绰沁趣 , 能审音顾曲 , 能别白博古图 , 而他最爱的 , 是石头 。
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 , 39岁的米万钟由四川铜梁调任六合(今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县令 。 就在六合城东的灵岩山 , 他发现了雨花石 。
雨花石那时候还没有名气 。
米万钟公务之余 , 常去灵岩山游玩 , 见溪流中文石累累 , 就让随从捡起来兜着 。 捡得多了 , 米万钟打眼一看 , “其色白如霏雪 , 紫若蒸霞 , 绿映远山之黛 , 黑洄瀚海之波 。 更有天成鱼鸟竹石 , 暨大士高真 , 如镜涵影 , 自然成文”——这等缤纷璀璨 , 哪是人间平凡的石头啊!自此开始 , 米县令高价求收雨花石 , 四面八方的石子儿滚滚而来 , 装满了米家的瓶瓶罐罐 , 每有客人来 , 米万钟便拭几焚香 , 召开小型的石子儿展览会……小小的雨花石遂身价腾贵 , 寸许石子索价每以两计 。
这不是石子 , 是金子 , 银子 。
然而米万钟的败家 , 还远不止于此 。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 , 米万钟升任户部主事 , 当了京官 。 他在京城建了漫园、湛园和勺园 , 其中勺园为他特所钟爱 。 为了给勺园找个合适的镇园之石 , 他到处跑来跑去寻找 , 偶然在京城西南的大房山 , 发现了一块石头 。
这可不是雨花石那么小巧的石子儿 , 此石长8米、宽2米、高4米 , 重约20余吨!米万钟可不管这个 , 他爱上了此石的通体青润 , 嶙峋瘦透 , 便要把它搬到海淀勺园里去 。
说干就干 , 米万钟雇了几百人 , 用了四十几匹骡马 , 开山铺路 , 分段引水 , 在严冬浇水做冰路 , 群马拉着巨石在冰路上滑行运输 , 这样花了七天时间 , 好容易运下山来 , 又用了五天 , 艰难地运到良乡县(北京西南20公里) , 终于再也拉不动了 。 米万钟后来在《大石记》里说:“没钱了 , 拉不动了 。 ”
(也有一说 , 说是此事惊动了朝廷 , 米万钟因此获罪 , 巨石被弃置路边) 。
总之 , 大石头就这样搁在了良乡 。
米万钟倒也没有不管它 , 造了个房子给它住 , 派人像守房子一样守着它 , 自己每年象拜先人一样去拜它 , 直到米氏死后 , 这块石头才没了这些待遇 。
又过了一百来年 , 乾隆皇帝去给父亲雍正扫墓 , 路过良乡时看到了这块弃在路旁的巨石 , 问知来由后 , 颇觉有趣 , 便要将其移进清漪园 。 此石身大体重 , 拆墙破门 , 才得以施施而入 , 这就是如今颐和园乐寿堂前的青芝岫 。
石固有命也 。 房山石进不了勺园 , 立在了皇家园林里 , 今日犹在 , 这大概是它的命 。 非非石进了湛园 , 立在了画卷里 , 这大概也是它的命 。
湛园是米万钟的另一座园林 , 旁有一座古云山房 , 专门收藏奇石 , 王思任《米太仆家传》里说 , 其中有一块石独得其宠 , 米万钟甚至为它张罗别馆独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