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的编辑》这本书咋样,就文笔而言有代入感吗
问题中所说的“代入感”,照我的理解,应该是指作品能通过对传记主人公生命历程的精彩展现和细致回顾,使读者沉入到其点点滴滴的日常故事之中,产生“身临情境”之感。最终,阅读作品的过程中也仿佛重新经历了珀金斯的一生。
《天才的编辑》,副标题为“麦克斯·珀金斯与一个文学时代”,是关于美国出版界的传奇编辑麦克斯威尔?珀金斯 (Maxwell Evarts Perkins,1884年9月20日-1947年6月17日) 的传记作品。作者A.司各特·伯格为完成此书,“几乎全部依靠第一手资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准备工作:阅读了成千上万封珀金斯与他人的信件、珀金斯编辑的书稿,采访了许多了解他的当事人。因此,这部人物传记穿插引用了大量信件,处处以事实为基础,通过将历史材料进行梳理,描摹勾勒出珀金斯一生卓越的编辑职业生涯和生命轨迹。
2016年6月就买了《天才的编辑》一书,但并没有读,一直让它在书架上蒙尘。最近由科林·费斯、裘·德洛等主演的电影《天才捕手》被引进大陆影院,并且据说影片剧情也截取和改编自此书,因此这本书便重新引起了我的兴趣。就我的阅读感受而言,这部作品完全没有让我失望。作品的第一章《真材实料》,作者A.司各特·伯格巧妙地选择了主人公珀金斯生命中普普通通而又颇有些不同寻常的一场讲座,作为讲述他整场编辑职业生涯的切入点,加之不动声色而又细致生动的描绘,迅速把我带入了叙事之中。于是不知不觉之中,仿佛我也成为第一章中那些想聆听珀金斯传授编辑之道的出版业新人,迫不及待地想听取他在多年工作中所积累的真知灼见。
此后的章节中,全面而又不至于过于琐碎地回顾了珀金斯完整的生命历程:他的婚姻经历和家庭生活,以及其中蕴含的遗憾、冲突;与女性好友保持一生“不逾距”的相互欣赏与爱慕;职业生涯中与F.S.菲茨杰拉德、海明威、托马斯·沃尔夫等作者的交往、友谊的建立,以及希望看到作家们的才华能结晶为扎扎实实的作品,给予事无巨细的种种扶持和帮助;如何为作品的编辑、出版付出大量心血,最终成为出版社的中坚人物和出版圈中名声斐然的业界传奇;以及如何在岁月的无情催逼和多年的案头劳作中迈向迟暮之年,并最终在不清醒的状态中告别人世。
就作品文笔而言,作者司格特为追求“客观”,极少对人物的心理与内在情感进行主观揣测和体察,但是你还是能感受到他在写作过程中忍不住的些微情感投影。例如,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作品第三部分的最后,讲述托马斯·沃尔夫因病逝世的段落,是以这样的文字完结的:
“……灵柩车经过通往河畔墓园的道路时,男人们在路边站成一排,脱帽致意。落葬时,珀金斯不忍多看,虽然他是荣誉抬棺人。他避开人群,独自在树丛中站着。他讨厌这一切仪式。正如他在沃尔夫生前所扮演的角色那样,此时珀金斯也站在幕后。
第二天早上,一场巨大的飓风自南向北席卷大西洋海岸,仿佛是跟着麦克斯·珀金斯的火车回到纽约。然后它进入新英格兰地区肆虐。从阿斯卡特尼山顶的树林到温莎的河岸,一切都遭飓风蹂躏。天堂毁了。”
【《天才的编辑》这本书咋样,就文笔而言有代入感吗】 一方面能让读者感受到珀金斯因好友托马斯的去世而产生的悲恸,认及他对克制这种强烈痛苦的隐忍;另一方面,读者也能体会到作者司格特写及此处,在字里行间有意的节制。“天堂毁了”四个字,虽然看似简单,但透出的无奈和伤感,又是多么沉重。
虽然这是关于珀金斯的传记,但是读者也能从中了解到F.S.菲茨杰拉德、海明威、托马斯·沃尔夫等人生命中一些不太为常人所知的面貌。例如菲茨杰拉德对自己创作才华的自信与自疑的矛盾交织,对酒精和浮华生活的沉醉甚至难以自拔,为走出财务困境、追求创作上的突破的奋力挣扎……
从根本上而言,《天才的编辑》是一部生活的书,关于任何一个人在一生中都无法回避、终将经历的那些选项:责任、遗憾、友谊、失落、收获……以及死亡。
■网友的回复
按我的理解,所谓代入感,就是在阅读的时候是否感觉像在玩游戏、看电影;那么,面对着几个“活宝”作家,读的时候确实会感觉自己就是“铂金斯”。
———————————————————————————— 以下是我的书评
一个初中生看《天才的编辑》的思考
首先,我想感谢A·司各特·伯格先生,写出这本令人拍案叫绝的传记。
第一次知道这本书,是在一篇微信公众号的推送文章,那篇文章的描述使我心动。说来惭愧,把《天才的编辑》列上书单后,就被对于学生党来说,相对高昂的价格减退了部分热情,直到在图书馆中发现它。所以,当我阅读此书的时候是爱不释手的,简直像一只狗熊抱着蜂蜜罐,原谅我这奇怪的比喻。
麦克斯?珀金斯,用现在的话来说,是个十分“圣母”的编辑。当然,这个“圣母”不是贬义词,我认为它是做编辑这一行相当重要的特质。我想,这源自于他小时候的玩伴汤姆?麦克莱利溺水时,他那先是挣脱,再又犹豫不决的搭救。用他自己的话说,“出自本能的粗心、不负责任和怯懦”,这极大地促成了他“绝不逃避任何责任”的信条。一旦因为他的失误给事情带来一个坏的结果,那么麦克斯的负罪感将会是多么强烈啊!书中的一个片段的描写使我印象极其深刻,说是每次麦克斯坐火车去上班,他总要捧着一大堆书稿在阅读,车厢里的人想和他攀谈,却又怕破坏某个作者的远大前程而打消了这个念头。我们不难想象麦克斯阅读书稿的认真严谨、一丝不苟,这无疑是成为一代伟大编辑的条件。
麦克斯对作者的照顾,是阅读本书的人有目共睹的。想想吧,每次菲茨杰拉德缺钱的时候是谁给他寄去支票解决燃眉之急的?每次部分作家试图放弃写作,是谁给予他们鼓励?有的作家生病,或者是“身心疲惫”时,是谁一直关心并支持着他们?
同时,麦克斯也坚持着自己的信条:书属于作者。才疏学浅的我,之前以为编辑干的活就是不断地修改,而麦克斯使我认识到编辑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引导,给出创造性的建议。他曾向罗林斯夫人指出“关于一个男孩和他在灌木丛林地带生活的书,正是我们想要的……”。汤姆?沃尔夫在书中给我呈现的形象是一头趴在冰箱上写作的“大象”,工作极其勤奋,珀金斯形容他为“懒惰的反义词”。如此工作造成作品的数量巨大,我想,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啃下巨著不太容易吧。编辑汤姆的作品,麦克斯常常为了删除一小段就得跟他争论上半天。而汤姆又是个固执的人,这为他们后来的分道扬镳埋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
一般来说,作家们往往异常敏感,并且充满了孩子气的幼稚,这使他们比普通人更能捕捉生活中的细节与美。然而,他们也很可能因为某一句话大动肝火,甚至为一些不友善的批评而放弃写作。这时,麦克斯不得不像哄女友一样出来收拾局面,鼓励这些作家们专注于自己的创作,他偶尔还得涉及到作家的感情生活,即使他并不想那么做。就算是他希望作家进行修改,也必须根据不同人的脾气、性格,从而谨慎、委婉的提出自己的建议,生怕触及到雷区。我认为,他一直小心翼翼地呵护那些作家,如同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们既能看到父亲对孩子的鼓励、引导,又能看到母亲对孩子感情上的耐心疏导。
或许,这所有麦克斯?珀金斯身上体现出来的特质——包容、谨慎、有耐心、责任感强、有同理心以及观察敏锐,造就了“天才的编辑”,也造就了一个时代。
■网友的回复
完全没有好不好!
“编辑是不该署名的,事实上,我也害怕毁了你的作品,也许一开始更好呢,所以编辑总是睡不着觉……”
台词控第498期,这段台词来自于最近上映的电影《天才捕手》,小说家托马斯·沃尔夫想要在书中致谢他的文学编辑柏金丝,而柏金丝这样说道。
上世纪20年代,曾发掘过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等作家的文学编辑麦克斯·柏金丝(科林·费尔斯饰)看中了一个名叫托马斯·沃尔夫(裘德洛饰)的作者的自传体小说,两人见面一拍即合。柏金丝帮助托马斯大刀阔斧地删减编辑冗长篇幅,作品出版后获得了巨大反响,让托马斯成为最新的畅销书作家。而这部书就是托马斯·沃尔夫流传后世的代表作之一《天使,望故乡》。
很快,托马斯又写出了第二部更长篇幅的文学作品《时间与河流》,“字句仿佛自动从笔尖流淌出来”,柏金丝与他用两年时间,不惜忽视家庭,日夜工作在一起,逐字逐句地将这部作品删减编辑出版,再次获得追捧。
风头一时无两的托马斯变得越发狂傲,甚至不把菲茨杰拉德放在眼里,对柏金丝的大篇幅删减做法也显露出不满,几度爆发争吵,昔日亲密无间的关系破裂……直到托马斯在旅行途中患上了脑瘤,英年早逝。
电影英文原名是《天才》,展现的却是发掘天才的伯乐,没有柏金丝恪尽职守地发掘与调教,或许就没有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托马斯·沃尔夫。两人的关系与其说是友情,更如父如子,儿子天赋异禀,父亲为其倾尽所有。
全片最煽情的是片尾段落,临终卧床的托马斯·沃尔夫向护士要来笔和纸,颤抖着写下“Dear Max”追忆他们曾经的友情……彼时,整个放映厅都响起落泪吸鼻子的声音。
- 北京八大胡同当年是咋样一番盛景是咋形成的
- 咋样系统全面地复习高中化学
- 你们谁用过北京广信康伤疤恢复的药,咋样
- 年薪20~50万的北漂生活是咋样的
- 杭州的麦曲婚礼咋样
- 大学表白墙找到人的概率咋样
- 全国卷文综选择题咋样才能错五个以内
- 咋样反驳「女生为啥要学习要学历」这种观点
- 普通小县城高二学生咋样做,未来才能上哈佛
- 很年轻就赚到很多钱是一番咋样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