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刊财经|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反对的声音可以救命——《原则》读后感
特约|许玉琴
对投资者来说 , 信息的丰富给了我们做决策所需的几乎所有信息 , 但是与之相随的噪音也让人感到无所适从 。 美国桥水基金创始人、被称为投资界“乔布斯”的瑞·达利欧先生所著的《原则》一书 , 以自身经历为基础 , 向我们展示了他的生活与工作原则 。 这些“原则”教我们处理海量、碎片化的信息 , 让我们在大数据时代 , 不被信息裹挟其中、迷失自我 。
虽然该书只展示了达利欧“原则”系列的前半部分 , 包括生活原则和工作原则 , 投资原则和经济原则尚未面世 。 但笔者认为 , 其中所包含的关于生活、工作的思考和将原则“算法化”的思想 , 值得数据时代下的每个投资人学习和借鉴 。
将原则算法化
是一条达到目标的简单途径
通读全书后 , 我们会发现这套算法体系的底层逻辑事实上是瑞.达利欧个人三观与方法论所衍生出来的一系列原则 。 所谓三观 , 便是直面自己 , 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人生观、价值观) , 当前现实是什么(世界观) , 然后思考自己需以何种方式达成目标(方法论) 。 要搞清楚这些问题并达成目标 , 便须本着求真、务实、开放的心态 , 在不断实践与思考中总结出切合实际的相应原则 , 并坚定执行 , 且不断优化完善 。
这对大多数人而言都不难理解 , 但难在执行与坚持 。 达利欧的过人之处在于 , 他不仅在生活、工作中不断明确目标并总结出合适的解决办法 , 且将其应用到自己人生的方方面面 , 包括投资决策、公司治理等等 , 最终形成一个原则体系 , 本书中列出的便有21条总原则 , 139条中原则 , 365条分原则 。 他还将这些原则转化为计算机语言 , 最终以算法系统的形式呈现 。 在这些算法的支撑之下 , 达利欧成功预见了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 , 以及后来的欧债危机 , 桥水亦在他的带领下成为美国对冲基金界的佼佼者 。
当然 , 达利欧在书中也强调:“你自己的原则是不是系统化或者计算机化的并不是最重要的 , 重要的是总结出你的原则 , 最好将其写下来 , 尤其是在你与其他人共事的情况下 。 ”笔者以为 , 虽然在记录并忠实执行这一方面 , 人类很难与计算机进行抗衡 , 但计算机只是载体 , 算法的内核实质上是总结记录 , 让每一条经验与教训都能成为达成目标的基石 , 而非尘封在记忆角落中的尘土与乱石 。 这就好比我们在走迷宫之时 , 若在每一条道路上都做上记号 , 那么成功便只是时间的问题 。
所以 , 归结起来 , 忠实记录自己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 , 将其原则化、“算法化” , 并一以贯之地执行是成功的关键 。 只有这样 , 才能让我们在追求目标的道路上 , 能够“正确地失败” 。
开放头脑
他人的反驳可以救命
如前所述 , 在确立目标之后 , 构建一套原则体系 , 不动如山地执行 , 是保证目标得以达成的关键 。 但我们也知道 , 原则的形成和坚守 , 若走向极端 , 便是僵化与教条主义 。 所以 , 达利欧强调 , 在原则形成之后 , 要坚定地执行 , 若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发现存在问题 , 需要思考的是要如何修改原则并按照新设的原则继续前行 , 而不是临时改变方案 。
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构建自身原则体系的过程之中 , 做到头脑极度开放 , 极度的求真务实 。 要做到这一点 , 前提是要认识到我们日常存在的两大障碍 。
其一是自我意识 , 这是指我们潜意识里的防卫机制 , 它使我们难以接受自己是错误的 。 比如很多投资者在大幅亏损后被动选择长期持有 , 逃避思考自己是否遗漏了哪些重要的因素 , 甚至存在一种心理幻觉 , 认为只要坚持持有 , 早晚有一天会赢利 。 第二个便是我们所有人都存在思维盲点 。 但很多人头脑处于封闭状态 , 在面对他人展示的各种美妙可能性和可怕威胁时、在他人提出建设性甚至可能救命的批评时 , 会选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这显然不利于目标的达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