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慈幼院|天堂一般的学校!香山慈幼院曾是6000孤贫儿童的桃花源( 五 )


文章插图
蒙养园的孩子们 。
此时 , 熊希龄47岁 , 正值壮年 , 他如此剖白自己的初心:“我在世上什么事都经验过了 。 我觉得总是悲观的 。 政治的罪恶 , 是不消说了 。 就是实业呢 , 我觉得经理人都不是拿良心对着股东的 , 所以我也灰心了 。 就是社会呢 , 我办过几年赈 , 我觉得真是用良心做事的人少 , 甚至有几家殷实的绅士也是不干净 。 我在北京修了几条工赈的马路 , 约有三百多里 。 有一处系与外国慈善家合办的 , 修好了交与地方官去接管 。 那时天津的报纸 , 忽然谓我卖路与外人 。 你想社会事还能办吗?所以我很悲观 。 我只缩小范围 , 办我的慈幼院 , 这些孩子都是真心地爱我 , 把我当他们的父母 , 我把他们当我的儿女 , 成立我们这个大家庭 。 这便是我的终身志愿了 。 ”
在传统中国的士大夫社会里 , 文人倘若不能在朝堂上匡扶明主 , 便只有采菊东篱 , 烟雨平生 。 不出世便入世 , 不进仕便归隐 , 要么居庙堂之高 , 要么处江湖之远 , 要么独善其身 , 要么兼济天下 , 好像只有两条路可走 。
然而 , 慈善这第三条路却出现在熊希龄面前 , 让他在庙堂与江湖的缝隙里 , 找到了救国救民的平台 。 投身慈善 , 最初也许是一次迫不得已的“救火”行动 , 不料 , 却成为他后半生唯一的事业 。
这个选择于他来说 , 似乎早已注定 。 早年参加一次名流聚会 , 熊希龄提笔作画 , 画的却不是花鸟鱼虫或者山川旷野 , 而是一株棉花 。 这种俗物往往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 , 不料 , 熊希龄的一句题词却令满座皆惊 , 他写道:“此君一出天下暖” 。
“人间无此大家庭”
大家庭住在哪?熊希龄看上了香山静宜园 。
占地千亩的静宜园 , 为“三山五园”之一 , 是乾隆皇帝的得意之作 。 只是 , 这雍容华美的庭院在英法联军的抢掠和焚毁中化为灰烬 。 1911年清帝逊位 , 香山静宜园遗址仍是清室的私产 , 虽年久失修 , 但背倚西山 , 怀抱幽谷 , 占尽风光 。
1913年 , 皇亲善坤在静宜园的遗址上办起了专收贫民女子的静宜女校 , 时任热河都统的熊希龄还为他们提供了一些公款 。 办学使得园内的树木、建筑、环境都得到了相应保护 , 正好可以利用 。
于是 , 熊希龄请大总统徐世昌亲自当说客 , 与清皇室商量 , 将静宜园永久借用 。 作为回报 , 220名破落的八旗子弟也成了第一批学员 。
又经过10个月紧张施工 , 慈幼院建校的各项工程次第竣工 。 由于聘请了著名的德国建筑师罗克格 , 当年楼宇设计淡雅朴素 , 质量过硬 , 因此在现在的香山公园内 , 仍保存着许多“民国范儿”的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