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全球最健康的国家排名日本第一

这个问题必须从两个维度考虑:一是生理健康,一个是心理健康。单从生理健康角度看,岛国人的饮食习惯、饮食方式以及常食类别。日料讲究的是色自然、味鲜美、形多样、器精良。几年前就被一个热爱日料的朋友深深洗脑过,在他看来,日料最重要的便是食材,而新鲜优质的食材就意味着不可能太过廉价,所以吃日料人均越高可食性越强。当时作为日料界小白的我还半信半疑,这几年吃的日料越来越多,我对这一观点越发深信不疑。
日本人的饭量一般,吃饱就可以。但他们每天饮食所获得的营养很高。日本人吃饭不求多,只求精简。
日本人喜水产,他们用的餐具也很小,而且采用的是分餐制。
日本的饮食,米饭是主食,菜品口味偏清淡。日本饮食特点非常讲究外观,甚至不惜牺牲味道,讲究好看、精致。
看着一顿饭觉得挺少的,但是却样样都有,品种齐全,该补充的营养都补充到了。豆腐也是肉本人的一大最爱,细心地人可以发现,日本餐桌上每顿几乎都有豆腐和鱼。
传统的日式早饭,看上去真的非常豪华,并且滋补也非常丰厚。开端必不成少的就是米饭,日自己一日三顿都离不开米饭,搭配米饭的一定要有味噌汤和漬物(腌菜)下饭,然后另有重要的蛋白质滥觞—豆腐、鸡蛋另有海鲜,普通是一块鱼肉或是鱿鱼。
日本的茶碗有很多种类,比如:喝酱汤的碗口约有成年人一拳大小,吃米饭的碗口直径约有20厘米,而吃面条的碗口直径有40厘米。
可以发现日本人家家户户,每天都会吃鱼,鱼肉的脂肪低,不会长肉,而我们中国人却喜欢吃肉,都是脂肪!
日本人的一日三餐基本上是这样的,早上一个米饭团以及一个面包,中午一个便当,晚上一瓶啤酒和一份下酒用的小菜。日本人长寿不是没有理由的,饮食卫生搞的确实非常好,这一点中国大陆某些地方应该像日本学习……日本人的饮食真的很健康,讲究质量不求数量,吃的少而精,少油少盐且清淡日本人的一日三餐,这才是健康的饮食,难怪是世界寿命最高的国家。
若从心理维度来看日本人的韧性很强,是忍耐力与攻击性两方极端结合的民族。因此,西方人将日本的民族文化形容为“菊与刀”,比较精粹地概括了大和民族含蓄坚忍,同时又好斗决绝的矛盾两重性。
日本人的国民性之所以表现出强烈的集体性、服从性以及勤奋、认真、严谨和其民族性格另一面的冷漠、狭隘、排外、固执等特征,应该源自于其深藏在民族心理深处的忧患意识。
日本国土狭小,民族单一,更令其为难的是资源匮乏,自然生存条件极为恶劣。在日本,如果乘新干线穿行于日本土地面积最大的本州,在其狭长的东海道上,就会发现一面是海,一面靠山,从东京到大阪的路上很难看到农田,稍微有点空间就被大小建筑物占满。在日本,可以说在任何地方都见不到地平线。因此,狭窄,贫瘠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日本的狭隘和排外情绪。也激发了这个民族进取、努力、团结的族群性。
我的一个日本朋友曾手脚并用诙谐地向我比划了一个用铁锹的挖掘动作,然后自嘲地说,“日本什么都没有”。还有一个同事在酒后吐真言,“如果有一天日本真的沉没了,近邻的中国和韩国救不救我们,我们不知道呀。”话语之中无不掩藏着悲伤和茫然。
因为日本土地资源贫乏,所以非常依赖于国外原材料的进口,虽然其本国的植被很好,但涉及到资源消耗的加工材料,他都要远渡重洋地去海外采购,绝不肆意采伐森林。我们很多人听到过日本从国外采购来煤炭后,直接倒到海里做储备的事儿,这体现了其典型的忧虑心态。虽然日本的地貌特征以山海为主,但其对本国的环境保护,可以说到了极致。做事追求精益求精的日本人,将他们自己狭小的国土建设和保护的无以复加。
逼仄的自然环境,铸成了这个民族不得不团结努力,不断进取的性格,否则整个民族的生存都将受到威胁,因为这个岛国没有退路。所以,在二战时,日本曾痴心妄想,梦想依靠侵略扩张,移民殖民来解决其生存问题。
我曾问日本朋友,西方的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技术援助和出口比较彻底,而日本对技术的输出显得非常保守,不大气。那个朋友听后,很无奈地说:“日本什么资源都没有,在世界上赖以生存的根本就是产业技术,如果一点后手都不留,就活不下去了。”
另外,很多日本人的心理很脆弱,自尊自患意识太强。多以对群体的依赖衍生了其相互合作相互负责相互讲究信用的做事风格。好似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日本企业不论大小,往往也是共同形成长年稳定的相互依存的默契,但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这个稳固的生存链也就会发生连带性的动荡和危险。曾经有三个年龄相仿,在同一个行业形成供求关系的的小老板,因为其中一家经营不善破产,导致另两家公司也难以生存, 三个人便一起在吃碗了面条后,相继悬梁自尽。
总而言之,日本人的民族性中所表现出来的成与败,好与坏,得与失大都归结于其深厚的民族忧患意识。是否因为受生存条件的遏制,导致日本人骨子里多少有些自卑的成分,因此才形成了刚愎固执和奋发图强的特性。
【怎样看待全球最健康的国家排名日本第一】 所以说从两个维度看,怎么看健康这个问题,任君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