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很有料|母亲一句话化解尴尬,冷静且机智,父母“亲密”行为被孩子发现
当孩子还小的时候 , 部分家庭会选择让孩子和父母一起睡 , 这样也能便于照顾孩子 。 不过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一个比较尴尬的局面 , 那就是如果夫妻之间想做一些“亲密”行为 , 就有惊醒孩子从而被发现的可能性 , 那么如果被发现后如何向孩子解释则成了一个比较让人头疼的问题 。
文章图片
父母“亲密”行为被孩子发现
王先生和张女士结婚5年了 , 生了一个儿子 , 今年3岁半 。 考虑到孩子还小 , 为了便于照顾孩子 , 夫妻俩并没有让孩子单独睡 , 而是和他俩睡在一张床 。
尽管平时夫妻二人考虑到孩子在场已经尽可能地克制 , 但仍避免不了偶尔一次的“亲密”行为 。 当然 , 他们会选择先将孩子哄睡之后 , 确认孩子不会被轻易惊醒之后再开始 。
文章图片
但尽管如此 , 也不能100%保证在“亲密”行为进行过程中孩子就不会醒 。 果然有一天 , 在夫妻俩“亲密”过程中 , 孩子醒了 。 当时孩子睡眼朦胧地发现父母抱在一起 , 于是便好奇地问道他们在做什么 。
母亲一句话化解尴尬 , 冷静且机智
遇到这种情况时 , 相信很多家长都会感到紧张、尴尬以及害羞 , 但是既然孩子已经提出问题了 , 那么就必须得给予一个回应 , 不然孩子的好奇心会越来越强 , 你不告诉他 , 他就有可能去问别人 , 到时候会更加尴尬 。
文章图片
当时张女士反应很快 , 当即冷静地告诉儿子:“爸妈这是在讲悄悄话呢 , 商量明天带你去哪儿玩 , 你乖乖睡觉 , 等明天睡醒了就可以开心地玩了 。 ”
听了张女士的回应后 , 孩子心满意足地继续睡过去了 。 而这场尴尬的局面也被圆满化解 。
其实这样的情况很常见 , 相信不少家长都遇见过 , 这时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拒绝回答 , 而是想办法巧妙化解 , 此外 , 有一些注意事项建议家长们多留意 。
1、不要指责
部分家长遭遇这种情况时 , 可能会情绪失控指责孩子 , 比如大声呵斥道:“怎么还不睡觉?”“看什么看 , 快睡觉!”
文章图片
类似这样的指责大家千万别模仿 , 一方面是因为孩子这时本来就睡眼朦胧 , 意识模糊 , 你不呵斥他 , 他反而可能记不住发生了什么 。 但是一旦你大声呵斥 , 估计会让他睡意全无 , 此时就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 。 另一方面 , 无端的指责与呵斥会伤害到孩子幼小的心灵 , 毕竟他也不是故意醒的 , 结果被劈头盖脸一阵臭骂 , 心里面难免会委屈伤心 。
2、巧用”善意的谎言“
对于这样的情况 , 因为孩子毕竟还小 , 所以不建议大家实事求是地如实告诉孩子 。 而更希望大家能通过“善意的谎言”来化解尴尬 。 比如张女士那样 , 说爸妈在说悄悄话 。 或者爸爸准备翻个身等 , 尽管有些看似模棱两可 , 但是在孩子睡眼朦胧的情况下 , 他也不会继续追问 。
文章图片
3、及时停止“亲密”行为
当孩子惊醒一次之后 , 夫妻间的“亲密”行为就得及时停止了 。 毕竟有些情况解释一次还能说得过去 , 当第二次发生时你再用相同的理由去解释 , 孩子可能就不一定能被你忽悠过去 。 如果再激发起的好奇心 , 那么就容易导致比较严重的后果 。 所以家长们要进退有度 , 适可而止 。
文章图片
- 家庭教育该专制还是放纵?家长切勿走极端,要学会“双向教育”
- 教育孩子只想大吼?不如试试“4C法则”,教育的前提是会沟通
- “女儿剖腹产生子妈妈泪流不止”,戳痛了多少有女儿的母亲
- “超前教育”很重要,家长注意这三点,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 世界著名的教育孩子12种方法
- 孩子心中的“恶意”,源自父母身上的陋习,教育孩子应该以身作则
- 积钱不如教子,闲坐不如看书
- 专家“批判”接送孩子现象,希望向日本教育机制看齐,被家长怒怼
- 教育手段用了很多却没有效果?做好一点比千万方法都重要
- 价值感的高低往往决定孩子成长的高度,教育不等于挑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