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手段用了很多却没有效果?做好一点比千万方法都重要
越努力越焦虑 , 家长的执着 , 可能会阻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父母都是爱孩子的 , 希望能够给他们最好的 , 但有的时候家长的执着反而会将孩子的努力压制下去 , 尽管大人拥有更好的远见和方法 , 但未必最适合成长阶段中的孩子 。
想要让孩子更快地成长 , 他们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和鼓励 , 真正去思考和做的还要是他们自己 。
这也是为什么溺爱的家庭养出来的孩子最无能 , 就是因为凡事都以家长为中心 , 他们在童年阶段给孩子的都是最好的 , 换来的却是不懂感恩 , 不能共情 , 甚至非常自私的思考方式 。
有的家长非常固执地坚持己见 , 希望孩子所有的事情都要按照自己说的做 , 尽管这样能有更好的结果 , 但却剥夺了孩子尝试和探索的机会 。
父母为孩子付出关心本无可厚非 , 但凡事都要讲究度 , 如果超过了界限过度地干预孩子日常活动 , 就会打乱他们成长的节奏 。
小的时候他们的自我意识尚未形成 , 对于父母的干涉不会有太多的想法 ,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 , 孩子也会逐渐想要独立 , 想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 , 这样父母与孩子之间就会产生对抗 。
面对这样的情形 , 尽管家长明白自己的决定要比孩子的更好更成熟 , 也不能试图和他们争夺控制权 。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 , 他们需要不断试错才能知道怎么做是对的 , 这个过程中父母要做的就是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予鼓励和安慰 , 当孩子明确表示需要父母帮助的时候 , 家长再出手也不迟 。
孩子的很多问题都是因为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产生了问题而导致的 , 如果他们出现叛逆 , 明显不听话 , 与家长对抗等等 , 父母第一时间想到的不应该是如何纠正他们的错误 , 而是先想一想自己和孩子之间有没有什么异常 。
文章插图
先从自己入手 , 改变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 换个方式 , 或者换个语气和孩子进行沟通 , 就能明显地看到问题有所缓解 。 对孩子家长可以放手但不能放弃 , 不能因为现在的问题很严重就任由他们破罐破摔 , 更不能因为情况失控而家长想要完全将所有的控制权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
家长往往是孩子问题的根源 , 亲子关系出现矛盾就会投射到孩子的行为上 , 道理谁都明白 , 实践才是最重要的 。
教育需要努力 , 可努力也要用对方法 , 用一个客观公正的心态去面对孩子 。 在看到很多别人家出现的问题时 , 尚可以理性分析 , 但是一遇到自己的孩子就完全没有了原则 。
改变孩子的问题需要的是家长改变原有的教育模式 , 这一点比任何有效的方法都重要 , 改变一个习惯已经很难了 , 想要让父母改变多年的教育模式更是难上加难 。
但不能因此就放弃或者指望孩子自己做出改变 , 唯有自己先做出改变 , 孩子才能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 。
不能马上看到成果是正常情况 , 任何教育方法都不会立竿见影 , 父母们要学会在等待中给自己加油鼓劲 , 告诉自己会变好的 。
当父母每天都能管住自己的嘴 , 不唠叨不抱怨 , 用一个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孩子的时候 , 他们自然能够感受到变化 , 从而用不同以往的方式去对待父母 。
文章插图
越努力越焦虑 , 父母们往往是因为太过于关注孩子的一切 , 所以影响了自己的心态 , 所以要尝试着不仅对孩子的行为放手 , 也要对他们的关注适当转移 , 不要将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孩子身上 。
多爱自己一点 , 慢慢地发现自己和孩子身上的优点 , 当父母不再抗拒孩子的所作所为的时候 , 就会发现孩子也不会拒绝家长的意见 。
理解是互相的 , 父母如果总是强制地将自己的想法加诸在孩子身上 , 换来的只能是孩子更大的反抗 。
- 家庭教育该专制还是放纵?家长切勿走极端,要学会“双向教育”
- 教育孩子只想大吼?不如试试“4C法则”,教育的前提是会沟通
- “超前教育”很重要,家长注意这三点,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 世界著名的教育孩子12种方法
- 孩子心中的“恶意”,源自父母身上的陋习,教育孩子应该以身作则
- 积钱不如教子,闲坐不如看书
- 专家“批判”接送孩子现象,希望向日本教育机制看齐,被家长怒怼
- 价值感的高低往往决定孩子成长的高度,教育不等于挑错
- 别人批评你的孩子的时候,家长这样做,不丢面子还能教育孩子
- 男子打了小男孩一巴掌,竟是因为被小学生辱骂,孩子的教育太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