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鱼|下潜海底1万多米,科学家本想研究海洋生物,却发现了不该发现的东西( 二 )


从最初的现代化潜水艇在一战时期就已经投入了战争 , 而在二战时期 , 潜艇已经成为了常规的水下攻击武器 。 在军用潜艇发展的同时 , 用于科学探索的潜艇也在积极发展中 , 比起军用潜艇要兼顾攻击、防御和隐蔽性 , 科学探索潜艇主要需要注意的的是设备的齐全、安全性的保证和下潜深度 。



二战结束之后 , 一些人开始致力于科学深潜器的研究 , “的里雅斯特”号潜水器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出现的 。 它的制造者是气象学家奥古斯特·皮卡德 , 在经过了皮卡德父子二人前期的反复实验之后 , 它最后顺利到达了马里亚纳海沟的最深处 , 实现了人类潜水器制造的创举 。
在那之后 , 人们制造的深潜器越来越多 , 设计也更加先进 , 带领我们去了解了那一个神秘的黑暗世界 。 可以说 , “的里雅斯特”号只是一个开始 , 还远远不是人类深潜器研究的终点 。


人们在深海看到了什么?
既然我们已经成功地来到了海洋的最深处 , 这里究竟有些什么东西呢?首先是深海生物 。 在海底深处 , 海水会带来巨大的压力 , 而且阳光也照耀到这么深的水底 , 因此深海生物都长着和浅海生物完全不同的结构 。
在深达8000米的水下 , 都还能发现体长达到18厘米的鱼类 。 这些深海生物大多不具备视力 , 因为在漆黑一片的水底无法用视力来判断周围的情况 。


下潜到1万多米的海底 , 生物的踪迹就非常稀少了 。 但是 , 在这里除了有各种自然界的奇观 , 科学家还发现了一种人们不应该发现 , 也不愿意看到的东西:塑料垃圾 。
海洋污染已经成为了现在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 , 而科学家们在深海中发现的不仅有塑料垃圾本身 , 还有众多的微塑料颗粒 。 微塑料颗粒指的是直径小于2毫米的塑料颗粒 , 对于海水和海洋生物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 。 在深海中出现塑料 , 说明海洋环境的污染已经达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 。


塑料对海洋的污染
塑料自从被发明以来 , 便以其稳定的性质和低廉的价格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材料 。 它本身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 , 主体为合成树脂 , 这是世界上应用得最广的合成材料之一 。
和其他的材料相比 , 塑料最大的特点就是完全人造 , 而且便于染色、塑形 , 而且不易变性 , 耐腐蚀 。 由于它低廉的价格 , 塑料被大量用于制造一次性产品 , 比如我们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塑料餐盒、塑料水瓶等等 。 这些一次性产品在使用后就被丢弃 , 但是在处理这些废弃物方面 , 人类显然做得不够好 。


据统计自上世纪以来 , 人类生产的塑料制品总量已经达到了近百亿吨 , 但是其中得到了妥善处置的还不到十分之一 。 大量的塑料垃圾被掩埋或者进入大海 , 这些无法降解的塑料制品在大自然中被长期留存下来 , 成为了人们口中来势汹汹的“白色污染” 。
有人或许非常不理解:既然塑料不会降解 , 那么应该也不会产生污染 , 为什么要说它会对环境造成影响?这主要是以下几点造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