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乐|品牌越大,越热衷“收废品”,都是富兰克林惹的祸寻求帮助的富兰克林效应变废为宝,不仅仅是创意情怀,有时可以变成情感


_本文原题:品牌越大 , 越热衷“收废品” , 都是富兰克林惹的祸
文|张书乐(***、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 , 互联网和游戏产业观察者)
大公司总是有多余的精力做很多看似无趣的事 , 比如回收塑料 。
【张书乐|品牌越大,越热衷“收废品”,都是富兰克林惹的祸寻求帮助的富兰克林效应变废为宝,不仅仅是创意情怀,有时可以变成情感】不得不说 , 这是一个公益行为 , 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营销倡导 。 如果在增加一点利诱 , 比如提供一件废塑料 , 就能换上一杯啤酒或一份汉堡 , 就更容易达成目标了 。
在这上面动脑筋的大公司 , 委实不少 。
张书乐|品牌越大,越热衷“收废品”,都是富兰克林惹的祸寻求帮助的富兰克林效应变废为宝,不仅仅是创意情怀,有时可以变成情感
本文插图
比如科罗娜啤酒 , 就曾发起过“塑料换啤酒”的活动 , 汉堡王则一方面取消儿童餐中的塑料玩具 , 另一方面也拿出汉堡套餐奖励那些将旧塑料玩具送来回收的顾客 。
此外 , 烈酒品牌百加得更上升到了行为艺术的高度 , 将自己回收来的塑料吸管 , 二次利用做成彩色限量黑胶唱片 , 并将发售所得献给公益 。
类似的 , 同行科罗娜回收的塑料也变成了限量啤酒罐 , 用途也是相似……
上述一切 , 似乎都是为了公益和为品牌的正面形象加分而进行的营销 。 但仅仅只是一个为了公益而开的脑洞吗?
答案或许并不这么浅显易懂 。
张书乐|品牌越大,越热衷“收废品”,都是富兰克林惹的祸寻求帮助的富兰克林效应变废为宝,不仅仅是创意情怀,有时可以变成情感
本文插图
寻求帮助的富兰克林效应 营销就是搭讪 。
搭讪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深入和成功达成亲密接触的目的 , 那么“收废品”作为一个搭讪的理由 , 与其他公益营销行为比起来 , 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可能 , 唯一的不同就在于它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 , 而且是主动走过来要求帮助的 。
寻求帮助的公益营销其实很多 , 如购物就从款项之中抽取一部分去资助某公益项目 , 或为支持某个即将失传的独特艺术形式而销售演出门票等 。
可谓只要想做公益 , 你会发现无数的商家都在热情的大开方便之门 。
但收废品又与这些有所不同 。 尽管都要求他人帮助 , 但“收废品”只是要人们做举手之劳 , 希望得到的只是人们已经用不上的废品;而募捐或众筹则无论多少都是在掏别人的钱包 。
这就极大的扩大了受众的范围 , 而且让一个心理效应被更好的发挥出来 。
张书乐|品牌越大,越热衷“收废品”,都是富兰克林惹的祸寻求帮助的富兰克林效应变废为宝,不仅仅是创意情怀,有时可以变成情感
本文插图
这个心理效应是以名人的名字命名 , 叫做富兰克林效应 。
把头像印在了美元钞票上的本杰明·富兰克林 , 他的一生几乎就是一个名人名言制造机 , 尤其是他那本畅销书《穷查理年鉴》 , 时至今日依然是美国人的精神读本 。
他曾经做过一件很奇葩的事情 , 求人帮忙 。
当时 , 他想争取到另一名议员的认同与支持 , 但又不愿意卑躬屈膝地向对方示好 。 于是 , 他选择了一个独特的方式 。 :借书 。
因为对方收藏了一本非常罕见稀奇的书 , 富兰克林就特意写了一封信 , 很客气地说:“我特别想欣赏拜读一下 , 能否借我几天?”
这位议员二话不说便把书送了过来 , 富兰克林则于一周后归还 , 并附上了一张纸条 , 表达他的感激之情 。
结果 , 下一次两个人相遇的时候 , 这位议员主动找富兰克林谈话 , 还非常客气 , 是之前从未发生过的事 , 还在很多事情上表达对富兰克林的认同 。
于是他们成了非常好的朋友 , 这种友谊持续了一生 。
求人、借书 , 反而得到了对方的尊重 , 这是怎么一回事?
张书乐|品牌越大,越热衷“收废品”,都是富兰克林惹的祸寻求帮助的富兰克林效应变废为宝,不仅仅是创意情怀,有时可以变成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