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草|从“考满”来看清代前期的考课制度( 二 )


奇特的草|从“考满”来看清代前期的考课制度
文章图片
由于入主中原后各地战事频繁 , 在制度建设方面进展缓慢 , 因此任满考察也不是很规范 。 《清世祖实录》中 , 对官员考察情形的记载比较少 , 且仅限于京官的考满 。 考察方式为:
三品以上京官 , 令其自行陈奏 , 黜陟取自上裁;其余官考注称职者 , 题请复职 。
顺治九年 , 朝廷制订了外官考满的规定:
在内四品、在外布政使以下各官 , 俸满三年 , 移送吏部、都察院考核 。 分为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具题 。 督、抚照在京官考满 。
从此 , 考满的范围就包括了京官与外官 。 官员“俸满三年”考满 , 以历俸时间作为计算标准 。
为了保证官员任职三年按时考满 , 顺治接受大臣的奏请 , “各官三年考满 , 如有过期不给由者 , 听部院纠参” 。 同时 , 考满的方式和范围也逐步扩大 , 顺治十八年议准 , 满洲三品郎中由考满自陈改为由堂官考核 , “满洲六品以下官 , 原未考满 , 今俱准考满” 。
奇特的草|从“考满”来看清代前期的考课制度
文章图片
这一时期官员的考满 , 重点是廉洁、开垦荒地、勤政爱民等条件 。 如贵州道监察御史刘明偀上奏各地官员当“以所属境内无荒土者 , 注上考” 。
在借鉴明朝制度的基础上 , 清朝也完善了官员考满赏赐的办法 , 不再是入关前侧重赏赐、少有责罚的那一套 。 为了避免加爵过多的现象 , 朝廷规定:
各官于考满前 , 或已升授官爵者 , 今遇考核 , 俱不准重加官爵 。
根据官员品级的高低 , 考满有相应的奖励 , 包括赏赐酒、诰命、表里、荫子读书、加官衔等 。
四品以上官员考满后 , 赐给羊酒和诰命 。 为了区分满汉 , 以表示“首崇满洲” , 对满官赐表里 , 对汉官则允许一子孙入国子监读书 。
奇特的草|从“考满”来看清代前期的考课制度
文章图片
在考满的赏赐中 , 加官衔需依据皇帝旨意授予 。 对于考满不称职的官员 , 则不论品级 , 一律革职 。
考满的原意是任满考察 , 并以考察结果作为升贬的参考依据 , 它是清初考课制度的组成部分之一 , 发挥过重要作用 。 随着清朝统一全国战事的结束 , 考满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 取而代之的考课制度是京官京察、外官大计、武官军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