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风尘|实践起来却大相径庭,如何解决藩王之患?朱允炆给出了完美的答案

朱元璋以布衣之身 , 起于乱世 , 历经几十年浴血奋战 , 开创了大明王朝 , 其文治武功 , 堪比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 大明王朝建国之后 , 朱元璋不仅立了长子朱标为太子 , 还将自己的20多个儿子分封到各地 , 共同来拱卫朱家天下 , 可惜太子朱标英年早逝 , 朱元璋再三考虑之下 , 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立为了皇太孙作为储君来培养 。 到洪武后期 , 江山逐渐得到稳固 , 经过对开国功勋们的一番大清理 , 已经无力威胁皇权 , 再加上边境上有自己的儿子们把守 , 朱元璋认为 , 这样的江山 , 将来交到孙子手里也可以放心了 , 从而引出了祖孙二人间一次经典的对话 。
生活中的风尘|实践起来却大相径庭,如何解决藩王之患?朱允炆给出了完美的答案
文章图片
这次对话也充分说明了朱允炆是个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
对话一开始 , 朱元璋不无得意地说道:
“虏不靖 , 诸王御之!”
意思就是说边境上我已经安排了你的叔叔们来替你把守 , 有外敌入侵的话 , 有你的这些叔叔们替你抵御着 , 你就安心地做你的皇帝吧!
但此时 , 朱允炆想的恰恰是来自于他这些叔叔们的威胁 , 于是就说道:
“虏不靖 , 诸王御之;诸王不靖 , 孰御之?”
外敌入侵 , 自然有叔叔们抵御 , 但是如果叔叔们图谋不轨 , 又当如何抵御呢?
生活中的风尘|实践起来却大相径庭,如何解决藩王之患?朱允炆给出了完美的答案
文章图片
这一问 , 把朱元璋也给问懵了 , 难道朱家人还会反朱家人不成?他思索了良久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 只得反问朱允炆:
“汝意如何?”
朱允炆倒是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以德怀之 , 以礼制之 , 不可则削其地 , 又不可则变置其人 , 又其甚则举兵伐之 。 ”
用德来安抚 , 用礼来牵制 , 如果不行就削减封地 , 再不行就改变封地安置到其他地方 , 实在不行的话就只能出兵讨伐了 。
对于这个回答 , 朱元璋也觉得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了 , 连忙表示道:
“是也 , 无以易此矣 。 ”
此次对话如果说是一次理论考试的话 , 朱允炆以他近乎完美的答案赢得了考官朱元璋的肯定 , 可惜 , 这不是考试 , 这是政治斗争 , 再完美的理论 , 如果不能付诸行动 , 那么一切都是白搭 。
生活中的风尘|实践起来却大相径庭,如何解决藩王之患?朱允炆给出了完美的答案
文章图片
【生活中的风尘|实践起来却大相径庭,如何解决藩王之患?朱允炆给出了完美的答案】后来的事实也证明 , 理论和实际总是有差距的 , 朱元璋驾崩后 , 朱允炆继位 , 结果他完全忘记了当初“以德怀之 , 以礼制之”的承诺 , 自己刚上台 , 爷爷还尸骨未寒 , 他就以雷霆之势开始了削藩行动 , 短短几个月间就逼死了湘王朱柏全家 , 削掉了周王朱橚、代王朱桂、齐王朱榑 , 以及岷王朱楩四位藩王 。 最终引得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造反 , 将他推翻 , 抢了他的皇位 , 是为“靖难之役” 。
生活中的风尘|实践起来却大相径庭,如何解决藩王之患?朱允炆给出了完美的答案
文章图片
实际上 , 如果朱允炆在继位后如果真能像当初说的那样 , “以德怀之 , 以礼制之 , 不可则削其地 , 又不可则变置其人 , 又其甚则举兵伐之 。 ”一步步慢慢来 , 稳扎稳打 , 或许朱棣也不会造反 , 或许造反也不会成功 , 可惜他初来乍到 , 立足未稳就一顿简单粗暴的操作 , 还把自己的皇位给搞丢了 , 自己也不知所踪 。 从这个角度来说 , 朱允炆真可以说是一个理论上的巨人 , 行动上的矮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