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懒猫yen|朱瞻基反其道而行,打破了朱元璋构筑的权力体系,为了权力制衡

明太祖朱元璋历尽千难万险开创了大明王朝 , 建国之后 , 权力欲望极强的他借着胡惟庸案 , 趁势废除了中书省制度 , 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 , 但这也带来了一个弊端 , 那就是原先属于丞相的工作都归集于皇帝一人 , 工作量大幅增加 , 朱元璋本人倒是精力充沛 , 也还应付得来 , 无非就是自己多干点 , 但是到了朱棣时期就开始慢慢呈现出不堪重负的局面 , 因此 , 他成立了一个参谋顾问机构——内阁 ,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 内阁的权力不断坐大 , 到了明宣宗朱瞻基时期 , 俨然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文官集团 , 为了实现权力制衡 , 朱瞻基又引入了一股特殊的政治势力——宦官 , 至此 , 朱元璋费尽心思归集起来的权力再次被分散了出去 , 而朱瞻基构建起来的权力体系也不断得以延续下去 , 直至明朝灭亡 。
小懒猫yen|朱瞻基反其道而行,打破了朱元璋构筑的权力体系,为了权力制衡
文章图片
文官集团的形成朱元璋在废除中书省制度后 , 面对成倍增长的工作量 , 经常批阅奏折到很晚 , 将劳动模范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 到了明成祖朱棣时期 , 慢慢呈现出了不堪重负的局面 , 朱棣虽然也是一个精力极度旺盛的君王 , 但和他爹比起来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 因此 , 为了减轻一定的工作量 , 他开始设立内阁 , 但此时的内阁 , 只是作为朱棣的私人秘书和参谋助手的形式存在 , 只负责帮他出谋划策 , 无法直接干政 , 内阁成员的品级也低 , 只是正五品 , 只能算是中下级官员 , 远远无法威胁到皇权 。 到了仁宗时期 , 为了进一步减轻工作量 , 朱高炽搞出了一个兼职制度 , 也就是说由六部的尚书(正二品)、侍郎(正三品)等高级官员来兼任内阁成员 , 这样既不违反朱棣定下的制度(内阁成员为正五品) , 又能够有效的增大内阁成员的权力 , 从而帮自己分担更多的工作 。 到了宣宗时期 , 以这些内阁成员为首的官员们权力不断增大 , 逐渐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文官集团 。
小懒猫yen|朱瞻基反其道而行,打破了朱元璋构筑的权力体系,为了权力制衡
文章图片
【小懒猫yen|朱瞻基反其道而行,打破了朱元璋构筑的权力体系,为了权力制衡】引入宦官集团基于朱瞻基没有像他先祖朱元璋、朱棣那样旺盛的精力 , 内阁获得了“票拟”的权力 , 所谓票拟 , 也就是说大臣草拟对各种奏章的处理意见 , 并将这些意见附于奏章之上 , 送给皇帝御览 。 皇帝本人则掌握“批红”的权力 , 也就是对内阁大臣的“票拟”意见进行批示 。 但随着内阁票拟权的获得 , 内阁的权力变得更加强大 , 皇帝一人俨然无法与整个文官集团对抗 , 为了实现权力的有效制衡 , 朱瞻基便引入了一股特殊的政治势力——宦官 。 考虑到宦官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 , 朱瞻基还开设了内书堂 , 专门教这些宦官们读书识字 , 只为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他 , 同时也能够有效地制衡不断强大起来的文官集团 , 一个由皇权、阁权、宦权组成的全新的权力体系就此形成 。
小懒猫yen|朱瞻基反其道而行,打破了朱元璋构筑的权力体系,为了权力制衡
文章图片
全新的权力体系这个由皇权、阁权、宦权组成的全新的权力体系 , 是明宣宗朱瞻基为了减轻皇帝的工作量和实现权力制衡而构筑起来的 , 它将随着明朝国祚不断延续而存在 , 直至明朝灭亡 。 新的权力体系形成之后 , 对于一份奏折 , 由内阁大臣根据票拟权提出处理意见 , 由宦官转呈给皇帝御览 , 皇帝则掌握着对内阁意见同意与否的权力 , 最终由宦官根据皇帝的指示进行批红并下发六部执行 , 环环相扣 , 缺一不可 。
从这个全新的权力体系当中 , 我们可以看出 , 皇帝的权力毫无疑问是最大的 , 因为他掌握着同意与否的权力 , 而阁权只有提建议的权力 , 宦权是皇权的附庸 , 它必须依附于皇权而存在 , 可见 , 对于这样的权力体系 , 朱瞻基也是费了心思的 。 但世事总有意外 , 事实上 , 在明朝中后期 , 阁权、宦权当中之一权倾天下的事情还是时常存在 , 到那时候 , 皇帝充其量也就是个傀儡 , 真正的皇帝还是当权的内阁首辅(如杨廷和、张居正)或者宦官头领(如魏忠贤) , 这应该也是朱瞻基构建的这个权力体系对皇权的一大弊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