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做销售 首先要选对行业


|第二篇 做销售 首先要选对行业

大学毕业后我找的第一份销售工作是在北京一家很有知名度的房地产经纪公司做置业顾问 , 但是只做了二十来天 。 北京 , 一直都是我的梦想 。 从来没有去过 , 从来一直想去 。 在我背上行囊告别父母告别同学义无反顾只身前往这个令无数寻梦者向往的城市时 , 根本没有想到自己会那么快的败下阵来 , 铩羽而归 。 那时主要是在网上投递简历 , 其实也很盲目 , 没有明确的方向 。 浏览各大招聘网站时 , 只要是销售类的岗位都会停留几分钟关注一下 , 却发现没有一样是自己感兴趣的 。 招聘单位大都是咨询管理、信息服务、会议会展之类的 , 与我最初想象的销售应该是实实在在的工业产品这种类型的工作大相径庭 。 后来 , 在朋友的建议下 , 我把目光转移到房产中介这一领域 , 很快就有了消息 。 店长的初步面试 , 然后推荐到街区经理二次面试 , 最后又经过大区总监的面试 。 应聘面试的人还挺多 , 过程也很快 , 每个人也就一两分钟的时间 。 没过多久店长就打来电话通知我上班 , 漂泊不定的心终于暂时放下 。 然而当我真正开始每天一大早起床挤公交赶到门店上班 , 坐在课桌一样大小的办公桌前面对电脑时却觉得自己越来越不适合这份工作 。 我不懂得该去哪里寻找房源 , 尽管每天都跟着几个同事出去“扫楼”贴求房小广告 , 却没有一点效果;更不懂得该上哪里去寻找有购房需求的潜在客户 。 每天晚上回到宿舍后写日记都是给自己打气打得信心满满 , 第二天早上挤在去上班的公交车里意志又随着车厢的摇摆而漂浮不定 。 店长是位三十多岁的大姐 , 说话语速很慢也很轻柔 。 她对我很照顾 , 为了让我尽快出成绩 , 在我根本不懂业务流程的情况下把自己即将签约的购房客户记到我名下 , 然后以另外一名老员工与我合作的名义促成了交易 , 并把所得佣金计算在那位老员工和我的头上 。 然而 , 在整个店里的同事为我的开张祝贺时 , 我竟没有一丝的兴奋 , 心情反而很沉重——当我看到楼上楼下屋里屋外数十位房地产经纪同行聚在一起争抢报价时我突然觉得这种做法自己根本无法认同 , 我甚至认为有些做法是在伤害购房者 。 经过思考后 , 我向店长提出了辞职并离开了那家公司 。 接着是很长时间的迷茫 , 竟不知该何去何从 。 虽然后来又尝试着去找其它工作 , 但还是提不起兴趣 。 最后 , 带着遗憾怀着愧疚离开了北京 。 来来去去正好五十天 。
刚回到家乡的城市时感到处处都是落后与破败 , 明显缺少现代化大都市的那种科技感与新潮感时尚感 。 不过我还是很快适应了下来 , 在亲友的帮助下暂且安顿好后便重启找工作模式 。 当时市人力资源中心刚好有一场招聘会 ,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找到了自己十分感兴趣的两家单位 。 一家是国字号企业在我们市的分公司 , 招聘客户经理;一家是市属国企但也是知名品牌公司 , 招聘业务经理 。 相比较来讲我更钟情于后者 , 因为这家企业的商标和品牌曾是家喻户晓 , 而当时最让我动心的是那位在招聘会现场上主管人力的张老师说单位里的销售员一年下来能挣几十万!我一听完心潮就开始澎湃然后毫不犹豫地填写了求职信息 。 然而现场报名过后几天了都迟迟不见面试通知 , 无奈之下只好先去了前一家公司应聘 , 通过面试后经过一两天的简单培训便开始实习工作 。 但是我心里还在一直想着自己钟情的那家公司 , 于是便主动打电话询问面试的时间 。 张老师说是由于公司领导出差而暂时搁置了面试 , 不过很快就会通知的 , 我才放下心来继续这边的实习工作 。 还好没过几天确实来了消息 , 我也通过了面试并开始正式上班 。
这一干 , 就是近十年 。
之所以能够坚持做这么久 , 是因为我入职的这家地方国企所制造的产品在整个行业中正处于上升趋势 , 社会需求逐年在增长 , 总量也是很可观 。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 。 很多时候 , 一个人是否能够快速踏上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 不是因为他有多聪明多能干 , 而是他所选择的行业能够让人挣到钱 。 正如雷军先生说的:站在风口上 , 猪都能飞起来 。 这个行业在它所处的那个时代里代表着趋势代表着未来并且高速发展 。 比如互联网 , 比如通信工程 , 比如生物科技等等 。
写到这里 , 也就引出了本篇文字的主题——做销售 , 首先要选对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