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提问:毕业十年达不到年薪百万,是不是特别失败?( 二 )


看到这 , 我陷入了沉思 。
看来年轻一代看的不是新闻 , 看的是知乎 。
按照这个预想 , 从2011年起毕业的7400万的全国高校毕业生 , 至少已经4440万个年入百万的大牛了 。
从1999年大学就开始扩招 , 到2020年 , 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每年有874万人 , 若其中六成大学生可以毕业10年内年入百万 , 则意味着中国每年至少要产生524万个年入百万的人 。
这盛世 , 发达国家也不过如此嘛 。
但现实是 ,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 , 中国年入百万以上的人只占总人口的0.05% , 按14亿计算也就70万人左右 , 有一些统计平台觉得这个太过保守 , 但其中最乐观的统计也不超过500万人 。
如果我们细算到年龄 , 毕业10年的年龄大概是33岁 。
与此同时 , 最近很火热的、和这个年龄相关的一份调查报告 , 最突出的关键词却是——抑郁 。
报告显示 , 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 , 其中 , 处于18-35岁之间的青年有四分之一是抑郁的 。
在两组数据的受访群体高度重合的情况下:一边是“年入百万”的美好未来 , 一边是每四个年轻人就有一个抑郁的残酷真相 。
这之间 , 到底发生了什么?
难道说 , “年入百万不是一个很正常的事吗?”
不知从何时起 , 越来越多的“高收入者”开始展示焦虑 , 在某音一条爆火的短视频中 , 一个男士称在北京年入300万只够维持最基本的生活 , 想要过的比较体面 , 年入最少还得翻三倍 。
到底挣多少钱才能过上好日子 , 才能不抑郁?
这种撕裂成两个极端的社会情绪 , 我们能给它缝合好吗?
01
说起年轻人对年入百万的幻想 , 网红起的作用不小 。
在网上 , 国内富豪特别多 , 甚至遍地都是 。
有的人 , 随随便便花一万多理个发 。
有的人 , 一万块一份的料理 , 一斤上千的海鲜随便吃 。
一顿饭没个万八千都吃不下来 。
对于视频里的人来说却只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
还有的人 , 花199万坐月子 。
首先是豪车接送 。
一走进月子中心像雍正走进了养心殿 。
私人医生、优雅的护士长和美丽的护士们拥簇在四周 , 吃饭呢是私人厨师和高级营养师一起来弄 , 还标配一个私人管家(咱也不知道坐个月子需要管点啥) 。
场地呢就是这一层都归你 。
有私人观景露台、月子房、大宝房、长辈房、护士房、私人会客厅、洗头室、健身房、瑜伽室……
以上这些 , 一天最低消费标准是10万 。
此外一顿月子餐 , 至少要2800元 。
想吃夜宵需要额外付个一千多块的“小费” 。
而这类视频里主人公往往会表现的习以为常 , 用一种“十分日常生活化”的方式去体验和交流 , 用尽浑身解数就为了告诉看视频的人“这不算什么 , 我平常就这样” 。
除了这种帝王生活的之外 , 也有一些“微服私访”型的 。
家里摆一排全是上百万名牌包包的名媛 , 一边展示自己的“百亿”身家 , 一边说着要体验打工人的酸甜苦辣 。
“工友们都不知道我集团大小姐的身份 , 真是太爽了 。 ”
刚到工地“散步”时就开始嫌累 , 工头觉得她干得不太认真 , 有点消极怠工 , 她就对着镜头吐槽 ,“工头的评价都带满了资本主义的酸臭味 , 简直让人犯呕 。 ”
有工友关心她累不累 , 她立刻说:“实际上没什么感觉 , 因为我的腰部肌肉在多年马术的训练下柔韧度很好 , 腰部肌肉很发达 , 所以没什么感觉 。 ”
在干了一些不知道需不需要返工的活之后 , 她又说道:“到时候房子收工的时候 , 我就跟爸爸说 , 爸爸我要哪一栋的哪一户 , 因为那里有几个钉是我钉的 。 ”
最后 , 在工头把200元日薪转给她后 , 画面聚焦到了她手机上收到的短信 , 入账200元 , 余额一千五百万元 。
随后她给自己的视频起个个名字叫:累吗?累就对了 , 舒服是留给有钱人的 。
除了这种“凡尔赛”以外 , 好像“普通人”生活的也差不了多少 。
在某短视频平台上 , 奔驰宝马只是留学生的代步工具 。
“人在美国 , 刚下飞机 。 ”
“爸爸送我200万的别墅 。 ”
一个20岁上下的学生 , 过的生活是这样的 。
米其林是标配 , 最好是三星 。 地点也不能太过单一 , 还要配上有格调的BGM外加一段青春伤感疼痛文学——雨 , 又下了一天 。
在那里 , 如果你20几岁还买不起保时捷 , 那一定是不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