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结构性存款新规周年调查:发行断档现象增多、规模压降达标难度仍存( 二 )


另一家城商行的理财经理向采访人员推荐的某款R1风险的3个月期挂钩Libor结构性存款 , 预期年化收益率1.4%-3.5% 。 他表示 , 这类产品一般都能达到最高收益率 , 没有拿到过最低收益率 。
根据该产品说明书 , 从产品结构上看 , 目标区间资产利率范围为-2.35%(含)至3.10%(含) 。 该存款挂钩Libor价格水平为三个月Libor美元利率价格 。 从收益区间来看 , 产品存续期内该价格水平始终在目标区间内 , 则存款人预期到期收益率可达到最高3.5%;始终在目标区间外 , 则预期到期收益率为1.4%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查询Wind数据发现 , 三个月Libor美元利率自2008年11月后再未突破3% , 且未有低于0%的价格水平出现 。 对此上述国有大行内部人士表示 , 这种产品从结构上看查不出来实质的违规 , 但存在变相刚性兑付的嫌疑 。
类似出现“确定”收益情况的不止一家 , 某股份制银行理财经理虽然没有介绍能够保证最高收益 , 但在向采访人员推荐一款挂钩黄金的三层结构性存款产品过程时 , 该理财经理表示 , 三层结构大概率存款人能拿到中间那档收益率 , 并表示 , 另外两档满足的条件比较难 。 该产品显示的预计到期收益率为1.48%或3.13%或3.92% 。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对北京商报采访人员指出 , 根据监管要求 , 银行要严格区分结构性存款和其他存款 , 银行工作人员可以向投资者介绍产品的历史收益情况 , 但不得明示或暗示产品能达到高收益 。 “部分银行在产品收益结构设计方面仍然存在不合规的地方 , 部分银行发行的结构性存款仍然能以极高概率获取较高的收益率 。 ”
规模压降达标难度大
结构性存款曾一度被视为保本理财产品的替代品 , 成为各大商业银行揽储利器 , 然而近年间部分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快速发展中出现的产品运作管理不规范、误导销售、违规展业等问题也引监管多次出手规范 。 2019年10月18日 , 结构性存款迎来纲领性文件 , 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的通知》 , “结构性存款新规”设置一年的过渡期 , 一年内“假结构性存款”需整改完毕 。 同时 , 过渡期内 , 商业银行可以继续发行原有的结构性存款(老产品) , 但应当严格控制在存量产品的整体规模内 , 并有序压缩递减 。
此后 , 监管部门又曾多次针对结构性存款整改提出要求 。 央行今年3月发布《关于加强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 , 将结构性存款保底收益率纳入自律管理 。 今年6月 , 有消息称 , 央行对大中型银行提出窗口指导 , 在今年9月30日前结构性存款要压降至年初规模 , 并在12月31日前逐步压降至年初规模的三分之二 。 6月12日 , 北京银保监局发布《关于结构性存款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 , 要求对辖内银行严控业务总量及增速 , 提出年内结构性存款业务增长过快的银行 , 应切实采取有力措施 , 逐月压降本行结构性存款规模 , 在2020年末 , 将总量控制在监管政策要求的范围之内 。
根据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 , 据北京商报采访人员统计 , 截至9月末 , 我国中资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约为8.98万亿元 , 这也是结构性存款规模自今年4月末创下约12.14万亿元的历史新高后 , 连续5个月压降后的结果 。 当前不足9万亿元的结构性存款规模已经低于去年12月末的9.6万亿元 , 目前第一阶段目标已达成 。
不过 , 若根据年初规模的三分之二 , 即6.4万亿元计算 , 结构性存款规模仍有约2.58万亿元的压降空间 。 谈及能否实现这一要求 , 周毅钦指出 , “有点儿难 , 部分银行可能需要完全暂停发行新产品才能达成 。 ”他进一步解释 , 结构性存款的大概平均久期为3-4个月 , 也就意味着 , 如果要压降到监管目标 , 9月后银行理论上不再新发 , 让产品自然到期即可达成 。
【产品|结构性存款新规周年调查:发行断档现象增多、规模压降达标难度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