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探寻我们的文明,已经做了什么,还要做什么?了解一下“中华溯源”( 二 )


本文图片
▲已出版的”浙江文丛”放满了一整面书架 。
杭州体育场路347号 , 出版大厦2015房间 , 是“浙江文丛”的编辑室 。
还是那间LOFT结构的办公室——约40平方米的底层 , 码放了5000册古籍 , 二层是几位编辑的办公区 。
不过 , 与三年前的探访相比 , 进门那块可以召开小型会议的区域 , 已经被书稿填满 。
三年前 , 也是在这间办公室 , 我问如今已经是浙江古籍出版社副总编辑的况正兵:“能不能说 , 这40平方米装下了1911年之前所有的浙江写作?”
“还不能 , 但这是我们的理想 。 ”当时 , 他这样回答 。
如今 , 理想在生长 。
2020年底 , 200多位浙籍先贤涵盖了哲学、文学、史学等各个学科的800册著作 , 将带领着我们的目光 , 可以穿透时间的阻隔 , 在过去、现在、未来中任意切换 。
从目前的“浙江文丛”书目来看 , 作者由东汉 , 到上世纪初叶 , 完整贯通了浙江学术及浙江精神的发展脉络 。
【浙江|探寻我们的文明,已经做了什么,还要做什么?了解一下“中华溯源”】整理浙江历史文献 , 抢救古籍善本 , 促进浙学学科建设 , 既是鉴古开新 ,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需要 , 也是服务当下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 。
因此 , 这同样是溯源 , 并在追溯的过程中 , 将自古而来的脉络清晰呈现 。
这是浙江文化“溯源”行动的一个点 , 窥一斑而知全貌 , 处一隅而观全局 , 从中可以看到今天的“浙江”对往昔“浙人”留下的优秀文化的态度 。
向过去寻找 , 才能使当下与未来根深叶茂 。
或许 , 对于大众而言 , 我们还说不清楚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那些文明的细节 , 也说不清楚“浙江文丛”中 , 每一个浙江古人的名字意味着什么 。
浙江|探寻我们的文明,已经做了什么,还要做什么?了解一下“中华溯源”
本文图片
卞家山遗址出土木器
但是 , 溯源 , 可以从了解开始 , 从今天开始 , 从一本书 , 或者某一位投身那些大工程的讲述者的一句话开始 。
距今5500年到3500之间 , 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
多学科的参与 , 到底揭开了哪些神秘的考古迷雾?
如何从上海图书馆 , 淘出八千页珍贵的古人底稿?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