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黑土地上“一粒米”的“蜕变”
:原题为_新华网|黑土地上“一粒米”的“蜕变”。
新华社哈尔滨10月18日电 题:黑土地上“一粒米”的“蜕变”
新华社采访人员杨喆
秋收时节 , 黑土地上稻浪飘香 。 虽已夕阳西下 , 周厚超仍驾驶着收割机抢收水稻 。 周厚超是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鑫源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 。 今年 , 经历了疫情、台风等不利因素影响 , 他迎来了一个难得的丰收年 。
“今年产量、价格都不错 , 可以和收成最好的2013年相媲美!”周厚超说 。
52岁的周厚超种地已有30多年了 , “以前种地 , 最看重的是产量 。 ”周厚超说 。
在周厚超记忆里 , 为追求产量 , 他曾经不断增加化肥、农药用量 , 带来的是土壤板结、有机质流失 , 导致水稻品质不高 , 很难卖上好价钱……
【新华网|黑土地上“一粒米”的“蜕变”】周厚超所在的三江平原 , 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 被誉为“中华大粮仓” 。 如今 , “一粒米”的蜕变在这里随处发生 。
走进周厚超的合作社 , 院子里一群鸭子正在散步 。 “这是我们养的稻田鸭 , 春夏放养在稻田里 , 鸭子的粪便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 , 也是水稻不用农药和化肥的象征 。 ”周厚超说 。
除了300多亩鸭稻 , 周厚超今年还种了蟹稻和鱼稻共700多亩 。 “有机种植虽然产量低一些 , 还得人工除草 , 但产出的大米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 每公顷能增收3000元左右 。 ”周厚超说 。
今年 , 黑龙江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达8500万亩 。
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也在加速“一粒米”的“蜕变” 。 对于黑龙江农垦浓江农场农户温学全来说 , 今年种地最大的变化是用上了江水 。
投资近50亿元的青龙山灌区工程正进入田间配套工程建设的最后阶段 。 这一工程可引江水灌溉三江平原上的水稻 , 改变部分地区长久使用地下水灌溉的情况 。
“我们这儿处于第三积温带下限 , 由于成熟度不够 , 以前很多优质品种不能种 , 用江水灌溉 , 水温比较高 , 现在一些品种可以放心大胆种了 。 ”作为最早一批用江水灌溉的农户之一 , 温学全今年放开手脚种了700亩优质水稻 , 每亩可增收200元左右 。
曾几何时 , 年复一年种地、收粮、送粮库这一循环是黑土地上许多农民的真实写照 。 如今 , 面向市场 , 更多人在琢磨将“一粒米”卖得更好 。
“为把好大米卖出好价钱 , 我们近年来每年都组织企业、合作社参加全国各地的展会 , 也在品牌、区域地理标识等方面下了很多功夫 。 ”绥滨县粮食局党总支副书记李仁兴说 。
- 新华网|纽约黄金期价19日比前一交易日上涨5.3美元
- 实体|华熙生物:趴在地上做实体 打造“国民产品”
- 新华网|巴黎股市CAC40指数19日报收于4929.27点
- 新华网|德国法兰克福股市DAX指数19日下跌54.33点
- 新华网|中企承建的沙特基建项目交付使用
- 新华网|日本自卫队计划向澳军提供“武器等防护”
- 新华网|该抓!11名“钓友”竟跑到港珠澳大桥桥墩上垂钓
- 新华网|“学而思网校”App等1211家网站平台受到网信部门约谈
- 新华网|香港推出虚拟现实影片 向全球推广本地旅游业
- 新华网|安理会解除对伊朗常规武器禁运 外交部:体现国际社会共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