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朱元璋问大臣:我和太子意见不同,谁对?大臣巧答10字,逃过一劫


朱元璋|朱元璋问大臣:我和太子意见不同,谁对?大臣巧答10字,逃过一劫
文章图片
朱元璋|朱元璋问大臣:我和太子意见不同,谁对?大臣巧答10字,逃过一劫
文章图片
朱元璋|朱元璋问大臣:我和太子意见不同,谁对?大臣巧答10字,逃过一劫
文章图片
朱元璋|朱元璋问大臣:我和太子意见不同,谁对?大臣巧答10字,逃过一劫
明朝是个特别神奇的朝代 。
头一个 , 就在于建立者朱元璋很神奇 。 贫农出身 , 一没钱 , 二没文化 , 还当过和尚 , 干过流贼 , 一朝翻身当皇帝就算了 , 居然还当得特牛 。
除了杀功臣、刑罚严苛等方面让后人有些诟病外 , 他韬略、远谋、攻战、治军、建制、搞社会福利、办教育样样出色 , 还是个工作狂 。
只不过现在大家提起朱元璋 , 头一个想到的往往是他怎么杀功臣 , 诸如李善长、蓝玉、傅友德、周德兴这些人 , 没一个是好下场 。但除了这些人外 , 其实不少功臣是自然病死 , 朱元璋并没“一网打尽” , 每次动手都有明确目的 , 并不是乱杀一气 。 朱元璋给后人留下多疑狠辣的印象 , 更多的是因为他对人对事都非常严苛 , 眼睛里揉不得沙子 。
这一点 , 朱元璋的近臣袁凯特别了解 。 袁凯又称袁白燕 , 江南华亭(今上海市)人 , 出生于元朝时期 , 肚子里装满了墨水 , 擅长写诗 , 因为一首《白燕》而出了名:
故国飘零事已非 , 旧时王谢见应稀 。
月明汉水初无影 , 雪满梁园尚未归 。
柳絮池塘香入梦 , 梨花庭院冷侵衣 。
赵家姊妹多相忌 , 莫向昭阳殿里飞 。
【朱元璋|朱元璋问大臣:我和太子意见不同,谁对?大臣巧答10字,逃过一劫】
元朝还没灭亡时 , 袁凯当了一段时间府吏 。 公元1368年 , 朱元璋称帝 , 新开公司总需要招揽些人才 , 有人就向朱元璋推荐了袁凯 。 袁凯当上了御史之后 , 目睹朱元璋杀戮 , 有些不忍心 。在袁凯看来 , 这些被杀的大臣 , 很多都冤 。 比如有人写贺表 , 中间有句“天生圣人 , 为民作则” , 这“则”字犯朱元璋忌讳的“贼”音 , 然后就呜呼哀哉了 。
但他总不能跳到朱元璋面前说:“皇上 , 您不能再这么随随便便杀人了!”那样呜呼哀哉的人就该是他了 。 怎么办呢?袁凯琢磨了一个办法 , 他对朱元璋说:
“皇上 , 这些功臣武将们文化水平都堪忧 , 怎么能好好为您办事呢?再说了 , 我大明天下初定 , 礼仪制度不能少 , 这些人不熟悉礼 , 到时候丢了您面子 。 不如给他们办个学习班 , 叫他们好好学君臣之礼 , 您看怎么样?”
——“诸将习兵事 , 未悉君臣礼 , 请于都督府延(请)通经阅古之士 , 令诸武臣赴都堂听讲 。 ”朱元璋一听 , 这主意不错 , 批准了 。 实际上 , 袁凯不能阻止皇帝杀人 , 只能想办法让这些功臣武将多学点东西 , 别动不动就说错话、写错字 , 然后触怒朱元璋掉脑袋 , “庶得保族全身之道” , 算是用心良苦 。
皇帝是天下最不好伺候的上司 , 袁凯自己也被朱元璋考验了一回说话水平 , 十分惊险 。
话说朱元璋挺看重大儿子 , 懿文太子朱标 。 朱标和老父亲性格不太一样 , 一个狠 , 一个心怀仁慈 , 朱元璋让朱标“练习国事” , “每有大狱 , 辄付论之” , 有时候看朱元璋下手狠了 , 朱标就从中周旋 , 尽量给人减罪 。一次 , 朱元璋审核了一批获罪的囚犯名单 , 核准量刑后 , 叫人把资料送去给儿子看 , 等于复审 。 朱标看完觉得量刑有点重了 , 便减免了一些 , 朱元璋知道儿子仁厚 , 对他这么做一点也不感到奇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