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俐娜|巨星陨落!

10月17日
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俐娜
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
享年80岁
张俐娜|巨星陨落!
本文图片
几十年来
张俐娜初心不改
在多数同龄人
已安享膝下承欢之乐时
她凭借着对科研的一腔热血
和报效国家的使命感
依旧奋战在科研一线
并通过自己的努力
获得了一项又一项科研突破
为我国“绿色化学”的发展
勾勒出美好前景
46岁踏入科研领域 , 成为武大第一位女院士
1940年8月 , 张俐娜出生于福建光泽 。 毕业于清华大学的父亲 , 对她影响极深 , 让她从小便养成了爱读书爱思考的习惯 。
读高中时 , 张俐娜最喜欢上化学课 。 虽然不爱笑的化学老师非常严格 , 但课上得很好 。 张俐娜曾回忆说:“我特别喜欢做实验 , 尤其是银镜反应实验 。 ”在试管中 , 滴入适当比例的规定化学溶液 , 震荡、加温 , 试管内壁出现一层光亮如镜的银 。 这启发了少女时代的张俐娜对未知世界的好奇 。
1963 年 , 张俐娜从武汉大学化学系毕业 。 10年后 , 她回到母校武汉大学任教 。 并于2011年 , 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
此后 , 她一直致力于高分子物理与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 在高分子物化、农业化学、环境材料和生物学交叉学科中开始了生物质研究 , 并逐步成长为在该领域具有国际影响的科学家 。
张俐娜|巨星陨落!
本文图片
张俐娜
2000年元月 , 60岁的张俐娜教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 , 开始了与纤维素的死磕 。
她发明了一种神奇的溶剂——用尿素、氢氧化钠和水作为溶剂 , 预冷至零下12℃ , 将极难溶解的纤维素放进去 , 一两分钟便化为粘液 。
这个成果 , 被科学家们喻为“神话般故事” , 这种神奇而又简单的水溶剂体系 , 敲开了纤维素科学基础研究通往纤维素材料工业的大门 。 张俐娜因此成为获得“美国化学会安塞姆·佩恩奖”的第一位中国人 。
“要将理论转化为成果 , 解决'卡脖子’的难题”
“论文做得再好 , 基础研究最终也要为成果转化服务 。 ”张俐娜院士曾表示 , 在人才强国战略背景下 ,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 中国人勤奋、充满智慧 , 在国际上的原始创新性成果却不多 , 主要原因是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率不高 。
她说:“科研目标要选准 , 我们科学家就是要解决被卡脖子的技术难题 , 围绕其开展原始创新研究 。 只有打通各种潜在的瓶颈 , 科研成果向产业的转化才能顺畅进行;已经投入的资金 , 也才不至于因为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而浪费掉 。 ”
张俐娜|巨星陨落!
本文图片
张俐娜指导研究生
为了让湖北由科教大省变成科技强省 , 张俐娜曾提出建议:一定要加快政产学研“实打实”的结合 , 只有这样才能促成科技成果在本地快速转化 。
“科研挑战带给我前所未有的激情和成就感”
“我从事这项研究 , 是有强烈的使命感 。 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黄土地上 , 所以我们只有一条路 , 就是尽我们所能建设好这个国家” 。 张俐娜这句话道出了自己作为科学家夜以继日工作的强大精神动力 。 也正是这种对国家民族的使命感 , 激励她战胜一个个困难 , 不断攀登科学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