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海南购”能否代替海外购( 二 )


二是部分商品品牌不全、品种不够、价格偏贵 。 “热门的口红色号和手表款式根本抢不到 。 ”来自成都的游客张小涵说 。 采访人员在海口日月广场免税店和琼海博鳌免税店看到 , 手表、箱包、美妆产品专区品牌种类有限 , 部分热门商品缺货现象普遍 。
有的游客反映 , 海南免税商品的价格仍然偏贵 , “跟欧洲日韩没得比” 。 要做到与纽约巴黎同品牌、同价格、同进度“三同步” , 海南的路还很漫长 。
三是岛民不离岛免税政策至今尚未落地 。 在免税店的香水化妆品专区 , 来自海南本地的居民陈静雨告诉采访人员 , 自己是本地人却要离岛才能购买免税商品 , 没有感受到自贸港带来的“岛民红利” 。 “还好有个朋友假期要离岛游玩 , 我借用她的身份证才能在免税店内消费 。 ”陈静雨说 。
抓住消费回流机遇
数据显示 , 2019年中国游客境外消费高达1300亿美元 , 免税店是中国游客境外消费主要渠道之一 。 据贝恩咨询统计 , 2018年中国消费者的奢侈品消费总额约为6700亿元 , 占全球33%的市场份额 。 其中 , 境内奢侈品消费仅占中国奢侈品总消费的27% , 境外奢侈品消费高达约5000亿元 。
专家认为 , 我国吸引境外消费回流还有很大空间 。 以韩国为例 , 2019年免税市场规模达到213亿美元 , 而其免税销售对象中 , 70%为中国人 , 这意味着消费回流空间巨大 。 “海南购”如何才能代替海外购?受访业内人士和专家建议
一是重视消费环境建设 。 刘锋表示 , 海南应从战略高度整体谋划、整合资源 , 引导各级政府部门从“抓投资”向“抓投资又抓消费”双轮驱动转变 , 千方百计提升和改善投资环境和消费环境 , 并将消费者满意度调查纳入海南干部评价考核体系 , 激励各级干部重视消费环境建设 。
二是引入竞争 , 打破垄断 。 刘锋认为 , 海南与日本、韩国等地的免税购物体验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 而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经营主体太少造成的 。 “海南一定要打破垄断 , 引进更多的市场主体 , 进行充分的市场竞争 , 老百姓才能得到更多实惠 。 蛋糕做大了 , 对市场主体来说也是有好处的 。 ”他说 , 如果海南能解决游客的堵点和痛点 , 增强有效供给 , 提供良好的消费体验 , 将进一步吸引境外消费回流 。
三是扩大免税品种 , 做好供给侧改革 。 国家开放大学(海南)国际旅游学院原执行院长杨哲昆认为 , 免税购物范围应当进一步扩大 。 10万元额度相比以前已经大幅度提升 , 将来在对离岛免税购物进行足够监管的情况下 , 或许可以适时更大胆地调高额度 。 此外 , 针对本岛居民的免税政策应尽快落地 。
四是做好国际品牌对接和经营 。 海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海南省创新创业研究院院长李伟铭建议 , 大部分免税商品来自国外市场 , 在国际贸易、售后服务、国际资源整合等方面 , 海南需要具备专业的国际经验和服务能力 。
专家还建议 , 加大海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 , 在免税购物、医疗康养、国际化教育、文化传媒体育等消费供给方面进一步发力 , 扩大市场准入 , 增加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 , 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海南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 , 积极承载海外旅游购物消费回流、医疗医美消费回流、国际教育消费回流 , 培育壮大数个千亿级规模的商品和服务消费市场 , 助力我国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