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从系统的角度思考:做一看二想三


编辑导语:用户的需求在变化 , 产品也会随之更新迭代 , 所以在开发产品时 , 要意识到这个一个长期的项目还是短期的需求 , 结合自己、产品、用户三方面进行思考;本文作者从系统角度进行思考问题 ,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从系统的角度思考:做一看二想三
本文插图
最近经历了几个事情 , 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事情的性质都是类似的 , 整体感受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 , 至于是否会有其他的关联影响 , 结果如何 , 不管 。
第一个事情是产品准备改版 , 主要是视觉上的重构 , 发起方是UED团队 , 针对有些要改动的点我问为什么要这么改?这样做对目前的用户习惯改动比较大 , 好处是什么?改了之后体现在数据层面上会有什么变动?
在有些关键的点上 , 想要改版的童鞋是没有想清楚的 , 包括为什么要改?改版之后的利弊是什么?看上去好像是整体改版了 , 用户体验真的会更好么?业务目的能满足么?数据指标会更好么?不知道 。
第二个事情是运营童鞋提了个返利的活动 , 目的是提升付费用户的留存;但是给到的折扣很有限 , 只有5%;然后我就说这个东西的核心是让用户觉得自己超值 , 赚到了 , 这样才会愿意买 , 不然肯定没什么效果 。
就着这个5%的返点纠结来纠结去 , 最后的我就说要么不做 , 要么把这个返利点定高一些 , 或者用其他的东西来补足 , 总之一定要让用户感觉自己占了很大便宜 。
还一个事情是我的智能手表自动更新了 , 之前的表盘莫名奇妙的被换成了另外一个表盘 , 表盘可以理解为手机的主题 。
之前的表盘自动消失 , 表盘市场里多了运营位和一堆乱七八糟的表盘;为了找到一个合适的表盘 , 我找了3次 , 累计不下1个小时 , 中间几次差点都决定不戴这个手表 。
很多表盘做的都很炫酷 , 也有不少的背景很好看;然而作为一个手表 , 我的第一诉求是看时间 , 其次才是其他的 , 主次不能颠倒 。
最后勉为其难的选了个表盘凑合着用 , 最终我决定再也不买他们家的任何产品 。
上面几件事情的共性就是我想做个什么事情 , 然后我就来做了;至于究竟想达成什么目标?目标怎么衡量?现在的方案和目标之间的匹配度如何?会不会有其他的问题?这些是没整体考虑过的 。
为了避免自己也踩到类似的坑 , 我就在思索到底要怎么才能避免 , 需要从哪些角度进行考虑 。
思考来思考去 , 觉得从系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会好一些 , 具体来说就是系统的目标、角色和关系 。
把整个产品看成一个大系统的话 , 这里面有三个角色:用户、我们、产品;整个系统的目标是建立对自己有利的局面 , 并且获得商业价值 。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创造产品 , 提供给用户使用 , 并从中获取自己需要的价值 。
这是最简单的一个模型 , 可能还有其他的角色 , 这里只以最简单的模型为例 。
继续往下拆解的话 , 这个问题就可以拆解成这3个问题:
我们来分别看一下 。
一、用户要什么
和一些人沟通的时候 , 发现不少人思考的逻辑和出发点有些问题 , 上来就是我要怎样怎样 , 用户会怎样怎样 。
每当这个时候 , 我就会问对方一个问题:如果是你自己 , 遇到这个东西你会怎么做、会不会用 。
互联网产品模式大多是回报后置的逻辑 , 也就是我先给用户提供什么价值 , 然后再看怎么从用户那里获取到价值 。
那么问题就来了 , 用户为什么要用这个东西 , 为什么要选择你?
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 自然就会有用户 。
当我们想做出来一个XX , 或者想针对XX进行改版的时候 , 不妨先后退一步 , 先看看这个东西对用户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目前都有哪些问题?改了之后价值量有多大?
最终再来看如何处理 , 而不是上来就我要怎样怎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