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蜂|又到高发季!多人被蜇伤,两人险丢命!

当前是黄蜂最活跃的季节 , 其生长发育和繁殖筑巢速度加快 , 在觅食过程中 , 黄蜂对人的惊扰异常敏感 。 近日 , 有多位农民老伯就因不慎接触到蜂巢而被蜂群攻击蜇伤 , 险些丢了性命 。  
黄蜂|又到高发季!多人被蜇伤,两人险丢命!
本文图片
病例回顾:
老伯不慎接触蜂巢遭蜂群攻击
林伯是博罗某村的农民 , 上山干农活的时候 , 不小心在杂草堆中踩到了一个黄蜂窝 , 顿时密密麻麻的蜂群涌出 , 林伯见状边逃跑边驱赶黄蜂群 。 抵不住蜂群攻击 , 林伯跑到几十米外 , 全身上下几十处已被黄蜂蛰伤 , 伤口红肿疼痛 。 下山后 , 林伯到当地卫生院就医 , 医生给林伯进行输液等治疗 , 林伯逐渐又出现酱油色尿、皮肤瘀斑等病情加重的症状 , 于是转院到市中心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进行急救 。
林伯被送入市中心人民医院急诊抢救室时 , 反应已经非常微弱 。 护士给林伯进行吸氧、心电监护及输液等抢救治疗 。 急诊外科朱俊逸医生给林伯进行了详细的体格检查 , 发现他全身几十余处蜂蜇伤口 , 创面见脓点 , 伴皮肤红肿发硬 , 多处皮下出血 , 四肢浮肿 。 随即 , 护士给林伯进行了抽血化验 , 各项检验报告均不容乐观 。 目前 , 林伯仍在重症室监护治疗中 。
无独有偶 , 周伯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 。 他在自家楼房打扫杂物间时 , 不慎打翻一个黄蜂窝 , 也是遭遇蜂群蛰咬 , 蜂毒导致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 , 现也同在重症室监护治疗中 。
专家分析:
为何蜂毒能导致病情如此严重
为何小小黄蜂竟然如此剧毒?能导致人体多器官功能障碍 , 还要将全身的血浆置换?我们来听听该院急诊医学科主任王国标解析——
黄蜂|又到高发季!多人被蜇伤,两人险丢命!
本文图片
王国标提醒大家注意防范黄蜂 。
王国标指出 , 蜂蛰伤是一种生物性损伤 , 是被蜂尾蛰伤后 , 毒液注入人体 , 或伴刺留皮内所致 。 蜂毒因蜂种的不同而成分各异 , 主要成分包括生物胺类、多肽类、激肽类和酶类 。 毒素注入人体 , 致毒机制复杂 , 可引起局部反应和全身症状 。 在局部可发生剧烈疼痛、麻木、水肿、局部神经麻痹等症状;而蜂毒进入患者体内后可引发急性过敏反应、血管内溶血、横纹肌溶解、凝血功能异常、急性肾功能衰竭、肝脏损害、心脏损害、神经系统损害等多脏器功能损害 , 危及患者的生命 。
黄蜂|又到高发季!多人被蜇伤,两人险丢命!
本文图片
其实 , 蜂蛰伤病情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蜂毒的种类以及进入人体的剂量 。 少处蜂蛰伤可引起局部反应 , 多处蜂蛰伤可迅速出现全身中毒反应 , 同时相继出现肾、肝、心、脑及肺功能衰竭 。 林伯全身上下几十处伤口 , 中毒量大 , 所以导致多系统受累和多器官功能损害
王国标表示 , 蜂毒中毒的治疗包括局部治疗、全身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及血液净化治疗 。 治疗性血浆置换能快速高效地清除蜂毒素 , 所以毒蜂蛰伤患者应及早进行血浆置换治疗 , 清除血液中的蜂毒以及与之相关的病理成分 , 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 减少病死率 。
专家建议:
野外作业应警惕蜂蛰伤
王国标说 , 近一个月来 , 该院急诊科接诊了近十例蜂蛰伤患者 , 轻重程度不一 , 大家应该引起重视 , 做好防范 。
我国蜂类约有200种 , 蜇人的蜂主要为蜜蜂、黄蜂(俗称胡峰、马蜂)、大黄蜂(牛角蜂、三眼针)等 。 黄蜂体型、毒性均远远大于蜜蜂 , 更易引起重度蜂蛰伤 。 每年8~10月是为繁殖期.攻击性最强 。 蜜蜂刺有倒钩 , 仅蛰1次 , 蛰后毒囊残留并持续释放毒素;黄蜂刺不带倒钩.可反复蛰刺人畜 , 毒性强于蜜蜂 , 攻击性、护巢欲望强于蜜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