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搭|它是这届平遥国际电影节最不可思议的获奖片( 二 )


穿搭|它是这届平遥国际电影节最不可思议的获奖片
本文插图
穿搭|它是这届平遥国际电影节最不可思议的获奖片
本文插图
《平静》剧照
而在《平静》中 , 对白的简化则是导演对主角内在情绪节奏的筛网式提炼 , 导演手上似乎拿着一把名为平静的奥卡姆局剃刀 , 试图从真实中剔除杂音 , 而只保留一部分干净的东西来作为表达中心思想的某种无声的语言 , 但这样的语言恰恰是与中国的现实和日常多少违背的 , 导演宋方铆足了劲要让这一切回到日常生活中万物细无声的那一面 , 虽然视听技术和剪辑节奏各方面做得不错 , 但在人物过于缓慢和简单的举手投足间仍会时常显露着一种不真 , 这里面夹杂着泛东亚化的那种“抽象真实” , 被稀释过的、过分抓取的美学所深深挟持的那种“真实” 。
如果要说到表现真实时间的慢 , 那另一部入围的中国电影《妈妈与七天的时间》则完完全全做到了准确 , 对于同样的纪录化的倾向、少对白和慢 , 《妈妈与七天的时间》所携带的那种慢 , 却可以扣住人心 , 进入到对我们感情和感知的深层影响中去 , 对此我会另写一篇文章详述 , 这里不再赘言 。 回到《绿洲》在对“人的真实性”的把握上 , 这几乎是一部剧情片表皮下藏着的一部纪录电影所涉及的哲学范畴 。 如果我们将《绿洲》中这些受制于身体先天的限制而变得不善社会型表达的人当做是我们某种真实内在的原型——它具备了普遍意义上人对独孤和爱欲的毫不掩饰的状态 , 那么我们需要了解我们外在的部分——正形成的掩饰、评判与表演的部分对我们所造成的伤害——这种自伤 , 不论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 还是在电影语言中 。
穿搭|它是这届平遥国际电影节最不可思议的获奖片
本文插图
穿搭|它是这届平遥国际电影节最不可思议的获奖片
本文插图
《妈妈与七天的时间》剧照
《绿洲》的观影过程给到的另一个启发是 , 到底是我们在共情三位主角?还是他们在揭示我们?这样的问题在影片的发生中产生了交错和交融 , 这种交错交融不但发生在三个智残的男女主角之间 , 也发生在观众和他们之间 , 也发生在观众和影片中护理医师之间 。 由此我们发现 , 所谓真实性在导演对他者的视角所做的不断切换中才刚刚浮现出不同的面目 , 共情才有可能真正有效的产生 。 这也是这部影片另一个成功的方 , 即从结构上来说 , 导演做了三个分别以三位主人公名字为标题的段落 , 在线性的叙述中以不同的视角来展现他们在关系中鲜明的个体性 , 由此打破了一种对他者的单一凝视 , 影片过半 , 观众自然而然通过深入三个人的不同视角而拓宽了对人内在真相的视野 , “表演”这个问题也被完全超越 , 银幕只是需要他们的脸出现 , 导演是引诱者和暗处的魔法师 , 他如何能够处理和拿捏这样一种特殊的演员关系 , 是非常隐秘的部分 , 因为这种互动极为个人化 。
然而影史上不乏有类似导演/演员组合 , 他们的存在似乎向我们传达了超出一般电影工作方法之外的东西 , 是关乎“人的真实性”的根本知识 。 比如著名的法国电影《第八日》的导演雅克·范·多梅尔和唐氏综合征演员帕斯卡·杜奎奈 , 我记得如帕斯卡·杜奎奈所饰演的与他本人如出一辙的乔治一角 , 曾在影片的夜色中抚摸着树皮 , 嘴里喃喃的叫着“妈妈 , 妈妈” , 在那一刻 , 帕斯卡·杜奎奈就是乔治 , 在这全然合并的两者之间 , 并没有一个名为演员的身份从中作祟 , 因为没有这层身份 , 他就完全的自然、自由、完全的打动人 , 他脸上浮现出的就是那颗赤裸的心本身 , 因此 , 他的表现打动了人 。 面对这样的演员 , 导演需要有看懂和允许的智慧 , 以及爱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