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的恶习,众人的好处”:理解经济意识形态的起源( 六 )

竞争的障碍无处不在 。 恶就是注意力从目标上移开 , 不再关注它 , 一心只想打倒障碍物 , 彻底征服它 。 这种对对手的迷恋大概在爱情战中程度最为强烈了 , 但如果认为它不存在于经济战争中 , 那未免太天真了 。 商界社会新闻每周都不乏这样的新鲜案例 。 借用卢梭的完美信徒——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说法 , “地下室心理”同样威胁着经济 , 不断危及我们对它牢不可破的迷恋 。

弗里德曼的定义揭示了这个问题的经济学答案的内在意义 。 既然竞争之恶产生于对障碍物——令人既钦佩又仇恨的对手——的执念 , 那我们干脆彻底隔离这些主体来杜绝这种危险 , 他们相互斗争却永远不会相遇 。 在这一天之前 , 一般经济均衡的模型看上去还像一个宏伟的建筑,它的设计、建造就是为了激发人们相互间的竞争,并限制他们因此可能对彼此施加的伤害 。 这离京特·安德斯启示录般的预言似乎并不遥远 , 他预测了这样一幅世界图景:“一个住满毫无恶意的谋杀犯和没有仇恨的受害者的天堂” 。

如果没有敌对 , 怎么会有竞争?如果没有敌对刺激下的欲望 , 怎么会有敌意?关于这一点 , 亚当·斯密深知其中奥秘 。 然而 , 欲望一旦登台 , 羡慕、嫉妒、怨恨等所有坏的激情纷沓而至 , 这些都千真万确地在现实世界里上演 。 经济学理论暗暗鼓吹的道德伦理实在天真得让人无语了 。 对于如何解决因破坏性激情带来的暴力问题 , 它却避而不谈 。 难道将人变成幽灵 , 来躲避种种来自地下室的恶?

作者丨[法]让-皮埃尔·迪皮伊

摘编丨董牧孜  

编辑丨刘亚光

校对丨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