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岁的紫禁城( 二 )

  当年修紫禁城的楠木 , 悉数来自四川、贵州、云南的深山巨壑 , 砍伐时多有生命危险 , “入山一千 , 出山五百” 。 然后要等待雨季来临 , 利用山洪冲下来 , 再通过江河运到北京 。 石料虽然就近在房山取 , 但也有不近的路途 , 保和殿后面最大的那块石雕 , 重250吨 , 只能在冬天 , 每隔几里打口井 , 铺成一条条冰道 , 粗木棍子做滚杠 , 牲口拉加人拽 , 运到紫禁城 。

  站在景山的万春亭 , 晴天时可以清晰看到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的北京中轴线 , 而贯穿紫禁城的这一段 , 串起重重宫门广庭、越过错落有致的金色琉璃屋顶 , 两端与之高度重合 , 成就了北京城最令人赞叹的对称美 。

  见证未有之变局

  午门正楼展厅主题为“有容乃大” , 时段界定在清代 , 讲述清朝在不改变总体布局的基础上如何修修补补 , 形成今日紫禁城的基本格局 , 而每一次改变都为我们留下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烙印 。  

  观众被展厅特意展出的一组太和殿走兽所吸引 。 它们依次排列为骑凤仙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 。 故宫其它殿宇的走兽按等级有三、五、七、九的单数组合 , 只有太和殿例外 。

  太和殿(那时叫奉天殿)最早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 , 然而9个月后就不幸被雷电击中 , 化为灰烬 。 直到20年后的正统五年才得以重建 。 嘉靖三十六年和万历二十五年 , 太和殿两次被焚毁 。 李自成撤离北京前 , 纵火焚烧紫禁城 , 太和殿虽然未被焚毁 , 却也是残垣断壁 , 清顺治帝的登基大典只能在太和门举行 。 顺治二年 , 太和殿才重修完成 。 康熙十八年 , 再次被火焚毁 。 康熙忙着平定三藩、征战噶尔丹 , 直到三十四年才再兴工 , 这些小兽就是重建时的原件 。

  虽然是继承了明朝的宫殿 , 但清朝各个时期一直通过一些小的改造 , 把自己的文化放进去 。 2016年故宫启动了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 , 目前仍在进行中 。 展厅展出了养心殿中雍正与乾隆的一些文物 , 比如三希堂 。 乾隆得到了王珣的“伯远帖” , 将它和已有的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并称为三件稀世珍宝 , 珍藏它们的屋子就称为“三希堂” 。

  皇家建筑与民间建筑相比 , 一大特点是内檐装饰极尽奢华 , 紫禁城里尤以乾隆花园为代表 , 展厅展出了萃赏楼、三友轩、符望阁、倦勤斋的一些装饰物 。 符望阁的内檐装修工艺是乾隆时期江南工艺的代表 , 集中了木雕、双面绣、竹丝镶嵌、珐琅、雕漆、软硬螺钿、玉雕等高级工艺 , 并且打破器物的界限 , 铺陈扩张到整个室内空间 。 符望阁南侧的须弥座上的三槽漆纱彩绘夹纱隔扇看起来并不亮丽 , 但技术含量颇高 。 用桑蚕丝绞织成纱芯 , 双面满贴金箔 , 经纬线之间透空 , 再用桑皮纸镂出完整图案 , 以朱漆为黏合剂 , 贴满金箔 , 接着用疏密不一的金银粉描出深浅变化的色彩 , 还要用红金金箔勾出轮廓 。 以纱芯层为中心 , 上下各有纸样层、贴金层、打底层、晕染层、勾线层 , 繁复之至 。

  展厅里展出了一件长春宫的烫样 。 这一展厅的策展人、故宫博物院古建部的张杰说 , 三个厅的展览都分明线和暗线 , 明线是600年的历史 , 而暗线是工匠们无处不在的智慧 , 他们才是紫禁城营造的代表 。 “样式雷”家族就是代表 。 雷姓家族从第一代雷发达起 , 前后7代传承不辍 , 延续200多年 , 都是清廷样式房的掌案头目人 。 除了宏伟的建筑 , 雷氏家族还为我们留下了极为珍贵的“样式雷图档” , 在这些图档中最具观赏性的是烫样 , 它是用纸张、秫秸和木头加工制作的模型图 , 相当于今天的立体模式 。 根据烫样 , 我们既可以了解单体建筑的形式、色彩、材料和建筑物内部的梁架结构 , 也可以欣赏组群建筑的布局和环境布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