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没上映就被抵制,她气笑了多少观众?( 二 )


“这个秋天 , 有海浪 , 有微风 , 唯独没有你”
“我只是假装想走 , 你却真的没有挽留”
“衣服上还留着你的味道 , 可是你再也不会爱我了”
“我都知道 , 我只是不知道我为什么固执地爱他”
不仅有这类文案 , 还利用现有的电影预告素材 , 剪出了一系列土味短视频 。

什么女孩假装要走 , 男孩在车里低下了头 , 女孩崩溃大哭 。
女孩看到心爱的男孩和别的女孩约会 , 心痛得转过了头 , 独自哭泣 。
……
张爱玲看了 , 可能会气活过来 。


这还不止是宣发的锅 , 电影《第一炉香》的Slogan是:“尽一切 , 爱一人” 。
而上映时间21.10.22 , 片方宣传 , 这是“爱你是爱而不得”的谐音 。

坚决要把卑微疼痛文学进行到底 。
除了片方的营销文案 , 就连演员们的表演心得 , 也仿佛误入了中学生青春疼痛文学的片场 。
在精致海报的加持下 , 你感觉这是一个华丽的电影 , 包裹着一群人的无病呻吟 。
究竟演员们对于张爱玲的理解有多少 , 很难说 。
反倒是和马思纯一直以来的人设非常相符 。
02
别傻了 , 读懂张爱玲的人有多少?
论《第一炉香》的制作 , 片方可谓下了血本 。


导演许鞍华(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编剧王安忆(被誉为“当代张爱玲”);
摄影杜可风(王家卫御用摄影);
配乐坂本龙一(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
服装和田惠美(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
录音杜笃之(戛纳最佳技术奖);
剪辑邝志良(八届金像奖最佳剪辑);
一众主角配角 , 都是当红明星 。
片子成品如何 , 最关键当然是导演 。
许鞍华爱张爱玲 , 但却并不那么适合拍张爱玲 。
在《第一炉香》之前 , 她已经拍出了《倾城之恋》《半生缘》以及话剧《金锁记》 。
拍摄于1984年的《倾城之恋》 , 选角就被诟病不符合原著神采 , 即便有老片滤镜 , 最终的豆瓣评分也只有6.8.
小说里范柳原是油嘴滑舌的浪荡公子 , 白流苏是白净倔强又娇滴滴的落魄千金 , 两个高手情场斗法 , 互相勾引 。
但周润发的范柳原 , 太像要掏出枪惩黑除恶的英雄 , 而缪骞人的白流苏 , 则一副黯淡苦相 。

这两个人凑在一起 , 像极了上海滩大佬调戏出生悲苦的良家妇女 。

许鞍华承认自己拍《倾城之恋》的失败 。

吸取经验之后 , 1997年 , 许鞍华找来黎明、吴倩莲、梅艳芳、葛优演的《半生缘》就好多了 。
选角上无可挑剔 。

吴倩莲是素净刚烈的顾曼桢 , 梅艳芳是勾人魂魄的舞女顾曼璐 , 黎明是温润怯懦的沈世钧 , 葛优是像老鼠一样的祝鸿才 。
尤其是吴倩莲和梅艳芳 , 眉眼非常相似 , 但气质完全不同 。
马思纯在演员请就位也演过《半生缘》里 , 曼帧和世钧久别重逢的一幕 。
她微微仰头 , 哭得投入 , 播音腔颤抖着念“世钧 , 我们回不去了” , 沉浸在了曼帧想爱又不能在一起的爱情悲剧里 。
很符合她对作品的理解:爱而不得 , 曼帧不够勇敢 。

但1997年吴倩莲和黎明的《半生缘》完全不同 。
吴倩莲说到“世钧 , 我们回不去了” , 没有痛哭流涕 , 而是松开手 , 淡淡的一个别头 , 不敢看对方 。
眼泪流干 , 哀莫大于心死 。
这是在小心触碰女性悲剧命运的伤疤 , 而不是简单的爱而不得 。
各大影评人对这版《半生缘》好评多出在选角和演员的表演上 , 对于张爱玲的“神韵”还是有所欠缺 。
张爱玲小说是文学界的“大ip” , 也是很多导演想碰却不好碰的题材 , 即便形似容易 , 神似也难 。
近些年出现的张爱玲翻拍 , 大概率是要把她气活的程度 , 蒋欣刘嘉玲的“丫头教”版《半生缘》 , 豆瓣评分只有3.0 , 片方大概早早知道下场 , 赶紧把片名给改了 。
观众唯一认可翻拍张爱玲的导演 , 大概只有李安 。
《色戒》从选角到故事都无可挑剔 。
千里挑一的汤唯 , 形神兼备 。

一张六边形的脸 , 女学生扮情妇撩汉奸 , 笨拙感展现微妙 。
更难得的是 , 张爱玲的狠绝 , 被李安用另一种结局呈现了出来 。
原著里的王佳芝 , 白爱一场 , 牺牲是个笑话 , 易先生毫无留恋继续花天酒地 , 把她早早抛诸脑后 。

而李安至少还让易先生留下了对王佳芝的念想 , 这念想 , 是一抹柔情 , 同样也是折磨 。